熱門文章

2010年11月30日 星期二

Frame of Reference

在商學院裡,經常碰到「Frame of Reference」這個詞彙。當時沒有細心考究這是什麼的一回事,想像這只是個人的某種特定概念。考試時只含糊過關,從來沒有想過這究竟對人與人之間有什麼的影響,威力有多大。

Google一下Frame of Reference 如何翻譯,得到結果如下:

http://dict.zhuaniao.com/en/frame+of+reference/

參照系,觀點,理論。

在同一版面裡出現了一段有趣的解釋,是出自一個美國的哲學人教育者John Dewey:「there is one permanent frame of reference: namely, the organic connection between education and personal experience.」個人的經歷和生長背景,加上不同的教育程度,的確讓一個人養成自己獨特的一套觀點。

自己一向跟志同道合者廝混,大多擁有相同背景,鮮有話不投機之感。但今晚的一段對話,短約五分鐘,卻讓我感到Frame of reference威力之大,不可少覷。

是夜對話有三方:一方為曾經縱橫商界的瑞士商人;另一方為香港殖民地教育下的精英學者;最後的是香港另一代留過學的海歸科技人。三人正為現下熱門話題「中國」各抒己見。

商人認為中國污染嚴重,執政黨弊政積重,情況難以改變。學者隨即認同,認為中國碰沒有從錯誤中汲取教訓,還不斷在國際盛事中造假說謊,要想改變目前污染情況,難上加難。

科技人另有觀點,認為中國如今趨向市場經濟,只要有足夠的誘因,自然引發相關行業去推動環保或清理污染的事業(其實早在羅傑斯Jim Roger的Bull in China早有此論,科技人只是拾人牙慧罷了)。話一出口,即遭到其餘兩方的鞭撻,輕鬆的飯後對話忽爾變成針鋒相對的辯論。五分鐘過去,三方悻悻然各自找其他人談話。

其實縱觀以上三者對話,從表面證供上,三者均在說明中國現有的現象,並無衝突之處。但骨子裡,三方均來自極不同的背景,其價值觀,信念等自然有所不同。人自然而然會將某種認知標籤化,情緒化。例如:多黨制一定是好的,如國家有多黨制而問題叢生,問題必不出自於多黨制本身。

此處碰無意討論多黨制利弊與否。重點是:當我們僅僅持有自己的一方之見,往往會看不到事情的多面性,而對一件事情只停留在片面的認識。

世界因着科技的進步,令地域上的距離拉近,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的接觸,也許會產生出更多磨擦。我們更需要的,是以開放的胸懷去看待和諒解與我們見解不同的人和他們意見。在開放自己的同時,往往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收獲。


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created&&note_id=169768533053935&id=136358159710775#!/notes/selesulu-shi-ni-suo-le/frame-of-reference/169768533053935

2010年11月13日 星期六

一簞食

生活在外地多年,我早已習慣了西方食物,與麵包乳酪芝士等為伍。自己對食這方面並沒有特別要求,更不一定要煮中菜白飯才對胃口。但偶爾一嚐,也十分受用,並且學會了感恩。

下廚的當然不是我,而是朋友的太座。是朋友邀請我在下班後到他家中作客,並共晉晚膳。

試想在寒風凜冽的異地,蹓躂在冷清的街道上,然後走進一間公寓內,按着那小小的門鈴。主人家還沒有出迎,便已隠約聞到陣陣飯香,那是一種怎麼樣的感覺!那是久違了的家鄉的味道啊!

飯菜是平常的幾道小菜,並非絕頂豐盛豪華。但也就是那幾碟小菜,讓人勾起了無邊的思鄉之情。蕃茄薯仔煲豬骨,還有那碟小小的辣椒鼓油,再加上熱氣騰騰雪白的白米飯,就是一頓美味可口的美食。這身與心的食糧,剎時間閃過一個念頭:原來人所嚮往的,讓人滿足的,就是如此簡單。就算是細微如眼前的一碗熱湯,喝進口裡,身體各細胞都感受到一股暖流,讓人有無限的啟發。讓人感動,感恩。

到處都是值得紀念回味的事情。有時候,並非一定要吃自助大餐,上高級酒店飯館才能體會箇中情趣。也許這一簞食的道理只能分享予同道中人,其他人不明其所,也就由他去吧。


http://www.ufood.com.hk/imglib/upload/comment/rest/202.40.139.171200341089693847.JPG

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created&&note_id=165652790132176&id=136358159710775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再抵日內瓦

第二次踏足日內瓦,對周遭已經不禁熟悉起來:知道怎樣買車票;哪個站到達公司;到哪裡買日用品,價錢如何;對公寓的服務不要寄予厚望等等。

今次居住的地方位於市中心(Rue Jean-Dassier 9),靠近火車站,交通方便。房間雖不怎麼樣,但設備尚算齊全,短期居住也無不可。今回幸運地在入住的第二天便弄妥上網設備,確屬驚喜。HSPDA的速度實在有限,但能夠上網跟世界聯繫,亦已滿足。

回到公司,再見熟悉的面孔,依然保留着已有的默契,不需要暖身磨合旋即又開始繁重的公務。

適逢其會,正值公司於本地舉行員工大會,可以一睹瑞士總裁的風采。

瑞士時區獨特,早上一進門正好跟香港印度同事得取最新消息,未幾即可跟英國同事進行會議,這還不包括本地的會議。如果體力充沛,還可於下午黃昏跟美國同事開會。日內瓦跟倫敦相差一小時,或許倫敦就是這麼得天獨厚,能夠與世界各地有所連繫。

冬天來了,迎接我的,竟是寒風和冷雨。我所能夠做,就是拿着手上唯一的小折傘,跟風雨搏鬥。這情景,彷彿跟在倫敦時的景況有幾分雷同。

這幾天工作實在有夠繁忙,但忙碌的日子感覺特別充實。時差的問題早就適應了,還是好好迎接未來幾個星期的工作罷。 

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created&&note_id=165208093509979&id=136358159710775

2010年10月24日 星期日

公幹與昇華:日內瓦之行

這次公幹,對自己來說可以說是一次非凡的體驗。在一個連語境都感到陌生的地方,在追求工作成績以外,還要應付日常生活。在這樣的條件之下,也不失為對新生活的一種試煉。

瑞士與德國、法國、意大利、奧地利、列支敦斯登(Liechtenstein)五國交鄰,因此擁有四種民族語言:德語、法語、義大利語和羅曼什語(Romansh)。
而其第二大城市日內瓦(Geneva)則鄰近法國,有不少法國人每天跨境到瑞士上班。這裡雖然大多數人都能操流利英語,但還是以法語為主流。自己有過不少
到外地公幹的經驗,但面對着陌生的文字和語言,心中難免有不踏實之感。而我就是懷着這樣的心情,匆匆趕赴日內瓦,接受未知的任務。

公司的新大樓座落於城市的近郊,十分靠近機場。抵達當天正好遇上了大項目進入新階段的首天,每個人都忘得不可開交,哪裡還有空來照顧慰問一個來自遠方而對項目毫不知情的新加入者。自己亦心裡有數,不應在不適當的時候打擾同事的節奏。然而心頭卻為之一凜:難道我將在這個異地的辦公室裡,悠哉悠哉地渡過四個星期,而一點貢獻也沒有?眉頭一皺,窗外的天氣好像隨之而變得陰冷。自己暗自告誡:如果可能,我需要在短時間內完全瞭解這裡的狀況。唯有這樣,我在這裡才能夠發揮作用,而非信口雌黃,又或者對事情懵然不知。

幾天之後,情況果然有所扭轉。透過不斷向不同層面的同事交談,瞭解情況,我在一周內從一個「外人」的身份,漸漸變成知道此地工作文化以及當地問題癥結,並時有參與決策的工作夥伴,我可以說是已經「進入狀態」。從策略層面,我方管理層對周遭發生的問題當然都有所理解,只恨被平日繁重的工作纏擾,未能有空整理思緒。我的到來,正好填補這一個空缺,同時也充當了一個局外人所擁有的理性觀察。所以當我有空檔的時候,便一點一滴的把觀察所得和改善計劃慢慢寫出來。

除了專業技術外,我想一個人的親和力也成了融入新團體的關鍵要素。我個人喜歡有說有笑的工作環境,在高度專注的時間外,也不忙把工作氣氛弄得輕鬆點。雖然到如今我還未完完全全掌握當地技術上的所有資訊和所有事情的來龍去脈;但只要我願意知道,我可以隨時找到知曉事情的同事詢問。因為我們已經打成一片,他們已把我當作是一份子,這份信任也是我所驕傲的。

除了文字語言外,看來每個職場環境也大同小異。將心比心,大家的差距也就不見得有多遠了。在香港,印度,英國或者澳洲共事過的同事的影子,彷彿出現在眼前這個歐洲的辦公室裡。這真是一種奇妙的感覺啊!這正就是我所希望追求的東西:不是一門專門技術,而是一種能世界通行的道理,是有關人性的道理。

我覺得我可以用「不枉此行」來形容這一趟公幹。

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久別線上

筆者在線上消失了好一段日子,皆因被派海外公幹。更而甚之,當地住宿居然沒有好好安裝上網設備!經過多番交涉還是不得要領。最後,便欣然過着沒有在線的日子。

少了上網,生活也簡單了。白天絕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工作上。而晚上在家時則偶爾看看能夠看懂的BBC,CNBC和CNN。擕帶方便的電子書經常在身旁,這段日子裡,從中也看過不少書。

穿梭異地,能夠在新環境周旋已屬萬幸,再加上得到無國界的友誼,真是非常難得。此次旅程,雖然不能上網,但實在頗有得着。我相信,每個新旅程,都是難忘的體驗。

2010年9月3日 星期五

寄給天上的兒女們

我親愛的兒女們:

投入我的國度裡,投進我的懷抱中。這裡是你們安寧的棲息之所,永遠的避風港。

這裡沒有風雨,没有哀傷,沒有恐懼,沒有人世間的紛擾。我會看守着你們,免你們受到傷害。

世俗上,親友會為你們的離去而哀痛,兄長在嚎啕大哭,母親們呼天搶地,市民向你們默默道別,政府政客傳媒名人則大做文章,各取所需。這一切一切,對你們來說已經不再重要。忘記這些毫不足道的瑣事罷,如今你們唯一需要的,是永遠的平安。在我之內,你們一點都不會缺少。

忘記世上不公平的事罷,你們已經通過世上的試錬。站在我面前,你們每一個都是那麼尊貴而獨一無二。

好好休息,你們永遠是我所疼愛的兒女。

2010年8月27日 星期五

數獨與積極人生

數獨(Sudoko),一門有關數字推理的小玩意,類屬邏輯思考。不知從何時起,我已養成了定期練習的習慣。不為什麼,只為專注在某一事情上,可以把雜事摒棄在一旁。

若你還沒有弄懂數獨是怎樣的一回事,就讓我作一個簡單的介紹。數獨遊戲由方陣而成,共有八十一格,縱向橫向各九格(9x9=81)。這八十一格裡有九組
3x3大小,從1至9的組合,縱向橫向各三組。遊戲開始時有部分方格上填上了數字,玩家需要從這些數字中推理出其他空格上應填上的數字。遊戲的終結是八十
一格都填滿了數字,而且每一條橫行和縱列都填上了1到9,而無一字重複或缺失。



還是不明白?可以看看維基怎樣介紹數獨的由來和玩法吧:http://en.wikipedia.org/wiki/Sudoku

像無數在香港曾經流行過的事物一樣,幾年前數獨在香港確實這十分火熱:到處都有人在玩數獨;零售店不時會推出限量換購的電子數獨機。但也就如其他很多的事物
一樣,旋風過後,數獨在香港留下了不深不淺的痕跡:在書店裡總會有一兩本數獨的遊戲書籍,很多人的手機裡或許都裝有數獨遊戲,但提及它的已在少數,而我居
然找不到專門賣數獨機的地方。

我喜歡數獨,皆因從中可以學習啟發很多道理。其一,玩家需要從縱向和橫向等多方面去推理一個方格的數值,這從中鼓勵我們從多方面去思考問題。凡事都有多個方面,若從一個方面找不到想要的,甚至感到困擾,不妨從另一個角度去着手,可能便找到答案了。


一點是,玩數獨時若然找不到應填上的數字時,可能會感到氣餒。這時就是培養積極心態的最好時機。當玩家把數字填到一半而有停滯之時,要緊記一個事實:就是
現在的情況是比開始時好多了,開始時漏空的空格要比現時多,意味着要選擇的可能性比現時多。隨着一步一步的走下去,需要花時間尋找的氣力只會越來越少。
「漸入佳境」就是這個遊戲的客觀事實,雖然我們住住會被自己製造出來的心理陰霾所蒙蔽。
 
還有一點讓我喜歡的
是:數字冰冷地躺在方格上,每個人都看到這個事實;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透過擺在眼前的事實去推論其他領域的可能性。這時需要怎樣的條件呢?或許部分是靠
着人的天資;但有一部分是靠着我們鍥而不捨的精神去尋找答案,而這種態度就是我們廣東俗語所謂的「有心」。只要憑着一夥心,用心去看待事情,總會能夠看到
其他人看不到的機會。

記得我在澳洲的日子,逢星期六的報紙都會隨送很多消閑文章,其中當然不乏數獨遊戲。但特別的是,它有一個難度超高的
數獨,英文叫做Samurai Sudoku,也稱之謂Gattai
5。這是一個將五個正常的數獨連在一塊(就是在一塊數獨的四角再接駁上多四個數獨),當中所需要的推敲要比普通一個數獨來得艱難有趣得多了。記得當時在完
成了一個Samurai Sudoku的心情,真是非筆墨能夠形容!




最後有關數獨的事,就是在老媽生日的當天,我依然找不到賣電子數獨機的地方。最終突發奇想,將自己已經半退役的Palm改裝成只有數獨功能的遊戲機,轉送給老媽。經過沒有一天的硏究,完全不懂電腦的她居然玩得不亦樂乎!此遊戲真箇老小咸宜也。

2010年8月22日 星期日

看書,讀書,唸書

已經忘記了何時養成了閱讀的習慣,大概是在紐西蘭那段寧靜的日子裡;又或者是在更早的時候,窩在房間裡看着封神演義時。現已離開學堂有一段時間,但至今仍保持着看書的習慣,希望可以在閒暇時記下多一個故事,明瞭多一個見解。

在不同的情況下,讀書有不同的需要,所以在看書的各項配套上(如:速度、環境、方法上等)都會有所因應。自問雖不是職業讀書人(那究竟是什麼人呢?大概是學者吧。),但在這方面尚有半點心得。
 

學術性的參考書籍--平日慵懶,此類書籍甚少接觸,但有時因工作及考試需要,一下子要大量閱讀吸收。我會設定其最終目的為:「在短時間內熟悉書中內容及加深印象」。所以,我覺得看這類書時,順逆次序並不是太重要,反而要明暸每個單元的連貫性即可;同樣地,每段文字的細讀程度亦不盡相同,找到自己所需要唯最重要。


看這類參考書時,通常有幾個例行步驟不可或缺:首先,要從頭到尾看過一次書的目錄。看目錄可以在最短時間內知道整本書所包含的訊息,從而讓自己再次確認這書所藏的知識是否為我所需。

另一個動作,則是替整本書,以至每一單元作思維導圖(Mind Map)。Mind map的好處,是讓讀者在一頁之內看到不同事物、概念等的關係。讓讀者在學習時更容易融會貫通。

在高空式的俯瞰過後,才在每單元浩瀚的文字裡暢遊。翻閱時儘量要記着自己想要了解的事情。若其內容跟自己所想要的無關或者已經學過,不妨先跳過此章去看其他單元,這樣學習便會更有效率。

看此類書也不妨多用索引(Index),好讓它帶你直接跳到內容深處,去明白某個概念的意思(這感覺就好像在網上wiki或google,尋找某個事情一樣)。一旦進入詳細內容後,要記得隨時抽身而出,返回原先閱讀的目的。若漫無目的地在翻頁,便會被幾百頁的參考書綁死,看過大半天也不明所以。

非小說類--跟學術性的參考書一樣,此類非小說類通常會環繞着某個題目,但文章的手法會比學術書籍顯淺有趣,更適合普羅大眾去閱讀。皆因此類書會探討某一話題,讀者最好在這話題上做些準備工夫(如尋找一下這題目的基本知識),這樣閱讀起來會更加輕鬆,沒有讀不懂壓力。

我若在平日看此類書,通常都是在下班之後,難免會有疲憊之感。有時眼睛會把看過的一段又重複再看,不勝其煩。因此我養成了一個習慣,便是偶爾在一房間內唸記書來,讓自己不單在用眼睛看書,還在用耳朵「聽」書。還有另一個好處是:因為口中在唸着書,唸過的一段便已經唸過去了,不會又重新唸起同一段來。

一字一句地唸的缺點在於速度很慢,閱讀得不夠快;但在精神不足之下不失為一方法。直至口中吐字不清,雙眼模糊之時,也許就是睡覺的好時候了。

在不同的環境中也適合閱讀非小說類:在上班的車廂裡,精神抖擻地閱讀;或是在咖啡廳一邊喝着咖啡一邊悠然地看均可。

月刊,雜誌--此類並非時下圖片多於一切的八卦雜誌;而是政經書刊,專題報導等。此類書刊最適宜在地鐵火車內閱讀,皆因車程通常不長,最適宜看不太長的文章,對某個題目有所了解便是了。

小說--這要看你怎樣對待故事情節和作者的筆法了。若然只顧劇情發展和結局,不妨以略讀的方式儘快把書看完(就好像那些零晨在等待哈利波特Harry Potter最新一集的小朋友一樣,急不及待要知道故事和主角的結局)。但若有興趣欣賞作者的文筆而又有點時間的話,隨着自己的速度去閱讀或者會更合適。雖然自己喜歡以後者的方式讀小說,但在對待金庸小說上,有時也不能自己地手不釋卷,甚至不惜捱夜的把小說從頭至尾讀過一遍(實不是消閒的好方法也)!

閱讀,也為娛樂,也為學習,各取所需,無可無不可。

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saved&&note_id=144684992228956&id=136358159710775

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戰後六十五年

今天是二次大戰結束六十五周年,世界各地均有紀念活動。回想六十五年前,日本就是在今日宣佈投降,結束了以大東亞共榮圈名義下對亞太地區的軍國主義侵略。

六十五年,並不算是一段短時間,在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一代,到了如今都已年屆退休之齡。在大戰下親身目睹其慘烈的見證者,早已過了古稀之年,一個又一個悄悄地離開人世。而這六十五年中,世界郤有着翻天覆地的變化:美蘇冷戰,德日經濟起飛,太空人登陸月球,蘇聯解體,東西德統一,美國獨步世界舞台,互聯網出現,金磚四國堀起,世界經濟步入隆冬而東風將漸。當日被侵略的和侵略他人而最終戰敗的,今日都坐在世界經濟的談判桌上。幾十年風水輪流轉,各國的經濟軍事力量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新洗牌。

人類是善忘的,上一代經歷慘痛的戰爭回憶,只要經過和平時代的休養生息,不消兩代便會將戰爭帶來的禍害忘記得乾淨。今日我們會毫無猶豫的盛讚三菱重工的家電或者寶馬(BMW)汽車的優越性能,卻忘記了兩者在戰時均為日本及德國的兵工廠。正因為痛苦是不能遺傳,新的生命並不需要駄着上一代沉重的記憶,這也許是一種好處,讓人類有機會重新開始。但也因為善忘,讓不少人忘記了貪婪和略奪會為人類帶來深遠而永久的傷痛。

今日南京在舉行記念活動,悼念那三十多萬無辜的死難者;而世界的其他地方,則在記念在各地的集中營失去了生命的平民,以及在戰鬥中犧牲的軍人。在中國和日本自發的民間團體,則一直為着兩國的友誼而出力:毋忘戰爭的教訓,兩國人民携手為未來和平之路而努力。

今年最新鮮的事,要算日本現任首相菅直人及內閣全體成員, 並沒有到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參拜,這對亞洲各地受到日軍傷害的人民來說,未償不是一種進步。

看見今天大家所悼念的,是我們這一代自出生以來原以為天經地義的生存權利,原來被放在另一時空之中,我們所自以為的權利竟然是如此脆弱。我在跟着大家一起悼念之餘,也不禁要感恩一番。

2010年8月6日 星期五

再見蛋先生

今天是蛋先生的last day。我們一行人決定在酒店的餐室內happy hour歡送蛋先生,直至剛剛才回家。

蛋先生在現職已經服務了近十個年頭。他在工作上一向極盡本份,緊守崗位;而且不只一次備受客戶所讚賞。這種敬業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希望他能夠在短時期適應新崗位和新公司文化之餘,能夠將其優秀的服務態度發揮,為新東家好好貢獻一分力量。

認識蛋先生是我在三年前加入公司之時,他既是我的同事,又是我的鄰座。我倆年紀相若,腦頻率(wavelength)亦頗相同。唯一有所遺憾的是:他一直認為補缺他鄰座美眉位置的將會是另一位令人期待的美眉,怎知道會是一個大男人(鄙人是也)。所以自三年前起,蛋先生便為此鬱鬱寡歡。

蛋先生的性格有幾處優點令人讚賞。其一,其為人慎言,少聽到其抱怨之聲,再加上對自己的工作謹慎評估,能做的他一定會做,鮮有「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而導致工作項目上的失敗。

其二則是第一點的伸延。雖然蛋兄寡於言,然而其轉數卻經常處於高水平。間中配合寥寥數語,一個個爆笑爛gag便由此而生,帶給全組人不少歡樂。

第三則是他對家人的照顧,對父母和妻兒都極盡本份,非常難得。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蛋兄,祝願閣下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為自己的事業打拼出一片天地!

2010年8月3日 星期二

大家樂吃「晚」餐記

晚上九時半,早已過了晚飯時間。走出港鐵站出口,我拖着疲乏的身軀回家。在懶得處置外賣餐盒之下,我決定獨自在附近的大家樂囫圇一頓快餐。

還有不到一句鐘便要關門,大家樂裡的顧客寥寥可數,比起平日可要冷清得多。掛在牆上的餐牌,就好像深秋裡的黃葉一樣凋零,要吃什麼沒有什麼。

購票櫃檯前的人龍今夜不見了,我向售票員點了唯一可以點的食物:最後一客鐵板餐。不能選擇的蕃茄汁是用肉醬意粉用剩的汁湊合湊合,配上在櫃檯前今夜最後一盅酥皮湯,這就是我的晚餐。在沒有任何人競爭底下,我等了區區廿分鐘後,晚餐終於堆在我面前。

在等待晚餐的時候,我百無聊賴地觀望着這時靜得連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的餐店。看着店內那唯一的幾個顧客和店員:有個小子已經忙了一整天,不禁在伸着懶腰舒展舒展;清潔工從男厠裡拿出一桶熱騰騰的沸水,準備要把店舖的地面拖上一遍。看着那素色的地磚上舖着一個又一個腳印,想像白天一輪輪的客人魚貫進來,差點沒把地磚給踏出個洞來,我想那地要再拖上幾遍也不為過。

在等待食物的同時,有個男的一直在旁大聲咳嗽。咳得太凶,好像連肺都快要被咳了出來。好不容易,他等到了自己點的碟頭飯,便躲在一角埋首大嚼,咳嗽聲也戛然而止。

最後,我點的菜終於出來。我把肉醬汁倒在熱燙的鐵板上,然後將牛排一份份切開,嘗試分辨口中混和了的肉香味,究竟是來自牛排還是免治豬肉(pork minced)。

因為餓,也因為沒有干擾,不出一會便將桌上大部份食物都吃光。正好此時有兩個印傭進來;他們各拿着一袋子日用品,點了菜後便找了個位置坐下來,互相訴說着離鄉的哀愁,若斷若續。

清潔工繼續在清潔,她還把鄰座吃剩的都堆在我的桌上,然後瀟灑的扔下一句「唔該借嚟擺吓」。在其一震攝之下,叉在手上的食物突然滑落在鐵板上,濺得我一襯衫都是油。沒關係,給太陽晒過給汗水浸過,襯衫早就要扔進洗衣機了。於是,我悻悻然逃離現場。

清潔阿嬸問:「要走了?」
我答:「走lu~~」
「晚安。」
「晚安。」

我慶幸今夜能在這裡進膳,讓我找到這城市最疲累的一刻,原來就在大家樂裡。不打緊,因為我知道,明天一早,忙碌的身影又會再次出現。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

吹水閒扯的寶貴價值

由於自己是理商本科出身,一向對文史哲所知有限。最近突然想要附庸風雅一番,去追尋西方先哲的經典;維基谷歌一下蘇格拉底(Socrates
柏拉圖(Plato)等西方哲人的故事。傳聞蘇格拉底是當時全雅典城中最有智慧的人。然而,他的智慧卻並未從典籍中去汲取。有云他是透過在城中不斷向路人
發問問題和辯論而獲得,而題材多涉及人生意義等有關哲學。至於柏拉圖則在雅典城中建立起舉世聞名,世界上第一所「學院」(Academy),對當時世上的
各個知識領域均有所涉獵。而如今留下著名著作,則要數由柏拉圖所撰寫的十多則對話錄。
 

再觀東方的孔子,他的弟子將自己向老師生前所請教的道理結集成一部《論語》,當中不乏師徒間的對話。今時今日當我們搖頭擺腦的故作八股地唸:
「子曰:…」,意即孔子弟子在說:「阿Sir話」。雖然《禮記》有云:「君子寡言」(少說話,多做事),但我看自古以來,閒扯談論吹水傾計串門子咬舌頭咬
耳朵(以上均可統稱之謂conversation對話)實在於人生道理知識傳播等有莫大裨益也。
 

現今的管理學有提及「雙贏」的概念,亦即二人透過合作將會發揮更大的功效,達至雙贏。就是時下流行的「一加一大於二」(1+1>2),雙
方都有益處。我認為相同的概念亦可套用在言談之中。當路人甲對一件事物有一看法(A);而路人乙則對此有另一看法(B)之時,兩者都可能只是看到了事情的
局部。在雙贏、集思廣益的前提下,透過甲與乙的對話,兩人可以進一步認識對方對事情的另類看法,由此兩者都能對事情有〞A+B〞的認知(i.e.知識倍翻
了!!)。更有甚之,在雙方智慧火花所衝擊底下,反覆辯論,可能還會引發出新點子,構成新的看法C(C>A+B),這就是現下流行的「腦震盪」
Brainstorming。

這種知識智慧的累積與遞增,A和B之間的加號,就是對話,也就是人與人的溝通。在今天日新月異的科技之下,
傳播資訊的速度及覆蓋範圍到達了前所未有的地步。而全球化(globalisation)的現象亦因之而起:世界的距離縮窄了,人們可看到的事情和可聽到
的聲音也多了,下一代對知識的吸收也因而大大提升,更能激發創造力(也就是方程式中的”大於”也)。

 

《窮爸爸  富爸爸》一書,作者清崎(Robert T Kiyosaki)說自己的生父(窮爸爸)是屬於學究型,是book
smart(只懂讀死書而不善營生也);而教曉自己致富知識的富爸爸卻是一個street
smart:即從日常生活中跟不同的人相處而獲取智慧的人。而street smart 正正就是「對話」之下的真正得益者。

當然,對話
只是一個媒介,一個平台讓訊息流通,交流的內容以及其質素才是關鍵。談的是什麼話題?(是茶餘飯後的花邊新聞嗎?)談話的對象是誰?(大學教授還是販夫走
卒?)雙方對話所持的態度是什麼?(是要辯倒對方才善罷干休;還是想要衷誠了解對方?)談話內容背後的根據又是什麼?(道聽途說還是有根有據?)這些都會
影響到對話內容的質素。

 

至於要在對話中知道對方的想法,和令對方了解自己的想法,這都是需要一定的技巧。彬彬有禮,開放思想,有自信,勇於發問有啟發性的問題,細膩地了解對方的情緒和精神狀態,等等,都是必要的技巧。我相信隨着對這些技巧的培養,個人的修為和心理質素都會得到肯定的改善。
 

談話、對話應該是有趣、有建設性和享受的。它除了可以增長知識外,應該還可以調劑身心,讓心靈得到滿足。來找個清靜的環境,跟三五知己暢談一番,讓腦袋震盪一下罷。

2010年6月30日 星期三

久違了的超積極人生:《我是謝坤山》

上週末我看了一本感動人心的小書:《我是謝坤山》。和很多書一樣,薄薄的一本小書,大概花半天左右便可以看完;封面也沒有什麼特別,上面只有一
個笑容滿面的中年老頭;而這本自傳更是在近十年前的二00一年出版,實屬中古書。但和其他書不一樣,《我》書裡面的內容卻出人意料地恆久而獨動人心。這份躍然於紙
上,久違了的超積極人生態度,我想就是所謂的歷久常新,世上其中一種永恆的價值。
 

誰是謝坤山?他是一位畫家,擅長於風景寫生;他也是一位參透人生哲理的隠士(大隠隐於市也)。他跟一般人有所不同的,並不昰身上所擁有的殘缺,
而是時刻掛在臉上的笑容,和那遇到人生挫折時絕不低頭放棄的堅強意志。有路過的曾對他稱之為「世界上最堅強的男人」。當一個人在失去了兩隻手,一隻腳和一
隻眼睛後,依然笑得燦爛,絕對可稱之為「地上最強」。

 

出生於台東的謝坤山,自幼在貧苦的家庭中長大。他自小學畢業後便輟學,在各處打工,充當搬運的角色。在十六歳的那年,因工意外誤觸高壓電而失去了雙
臂和一隻右腳,差點連性命也失去。在養病期間,因為醫藥費的關係,和親友們天生的好奇和愚昧,他看過各種嘴臉,感受過世態炎涼。但由始至終,他都沒有放棄自
己;還抱着樂觀的心態,從零開始,在失去肢體後一步一步地爭取回自己的生活。


在家養傷的七個年頭裡,謝坤山看見母親日以繼夜的悉心照顧,心裡十分感激。他非但沒有自暴自棄,反而積極地想着如何可以減輕父母的負擔。他不斷在日常的小事情上
面想辦法,發明小工具以幫助自己處理日常生活,達到自己能夠照顧自己的地步(而不成為他人的累贅)。與此同時,謝更要求自己能夠開闢出一片天地,成就一番事
業。就如他多次提過的佛家理念:願有多大,力便有多大。在身軀和文化上都比平常人有所局限之下,他運用無限的想像力無罫無礙的尋找自己的理想;當找到了,便
再運用堅毅不拔的毅力去克服完成它。首先他想到要成為作家,去表達自己的意念;後來他發現繪畫也可以達到相同的目的,於是他便毅然向着成為畫家的目標進發。

 

寫作和繪畫同樣都是需要以手執筆的工作,在沒有手腳的情況下,無比樂觀的謝坤山想出了:我為何不可用口來執筆?反正我作畫的時候又不需要說話。
在沒有任何人的指導,他首先自行學習,然後更勇敢地向名畫家自薦,訴說出想習畫的決心。在名師要求對文化深度的追求下,他重新在廿四歳之齡返回校園攻讀初中。後來更
成家立業,為自己的家庭帶來幸福。在重重障礙之下,他依然以鐵一般的意志成就了自己的前路,過着熣燦的人生。

 

如今,謝坤山在台灣等地不斷分享他以微笑克服生命中的各種難關,激勵着數以千計的群眾。這樣豐盛的人生濃縮在一起,比起許多人不知要精彩多少倍。這真人真事的心靈雞湯,服後的確有一股堅毅之志在五臟六腑裡徘徊而久久不散,也是有夠激動人心!


http://www.alumni.cuhk.edu.hk/aavic/xie_kun_shan.htm

2010年6月18日 星期五

國際戰略預言一百年:George Friedman's《The Next 100 Years》

花了一個多月斷續的閱讀,終於看完了George Friedman的《The Next 100 Years: A Forecast
for the 21st Century》。要介紹此書,首先要介紹一下George Friedman和他所成立的Strategic
Forecasting Inc. (又稱STRATFOR)。根據維基的簡介,STRATFOR是一家環球情報公司(global
intelligence
company),專門分析各國的局勢和關係,有定期出版一系列有關國際事務的刊物。STRATFOR由Friedman於1996年創辦,其公司因分析
99年的科索沃局勢以及01年911襲擊事件而得名。如今其顧客遍及Fortune500大公司及國家政府機構,其影響力不言而喻。至於Friedmn則
兼任STRATFOR的首席情報官(Chief Intelligence Officer),經常撰文分析時局。
 

至於《The Next 100
Years》一書,則是Fridman對現在至往後100年間國際活動的預測。在對各國的行動進行預測之前,他先從多個大方向和社會結構去估計未來的形
勢。首先,他認為隨着科技的進步,人類的壽命將會相對延長,而養育下一代的成本亦會相對增加,所以世界人口增長的速度將會放緩,甚至倒退。加上嬰兒潮
(baby boomer)的一代將會老去,我們如今經常提及的人口膨脹將不會是個問題;反而因為人口銳減的關係,人材(human
labour)將會是未來世界相繼爭取的資源之一。也因為科技的力量,未來大部分工種都將會由機械取代,而只需要少量的人力支援便可(類自動化?)。

 

另一方面則是另類能源的開發和航天事業的發展。目前全球非常依賴不可再生能源(non-renewable
energy)如煤炭及石油等。而地球上的石油蘊藏地則集中於如俄羅斯及中東等地。美國要花一些氣力才能夠確保能源供應不被中斷。Friedman預測美
國將會在航天科技上更上一層樓,而航天技術將會同時用於民用工業上和軍事戰略上。美國有可能在月球甚至其他星球上建設自己的基地和防衛系統,用以監控及威
脅全球各國,列根時代的星球大戰計劃將不再是天方夜談。

 

而在能源的開發上,美國有可能在太空上利用及儲存源源不絕的太陽能,然後用方法運送返地球。介時不可再生能源的壟斷地位將一去不返,而因此受到
最大衝擊的國家將會是以售賣天然氣和石油起家的俄羅斯和中東地區,而俄羅斯則會因為鄰近地區的軍事競賽而使自己損耗太多資源在增加軍備上。

 

根據Friedman的評估,中國的局勢也好不到哪裡去。隨着經濟發展所引致的貧富不均,國家內在矛盾將會更加嚴重。再加上國家周邊地區時有騷
動,以及東亞地區的競爭與角力,中國將會花很多的氣力去應付以上種種,而無暇去與美國爭一日之長短(這也是美國目前在各地區上產生矛盾的手段之一)。

 

在一系列的假設下,他更推測在各個地域將會冒起不同的集團:在當俄羅斯衰敗後,波蘭會在東歐地區崛起;而回教國家土耳其則會在中東鄰近地區強勢
而出;在亞洲區Friedman則認為日本最有機會坐大。此三國或會聯盟繼而威脅美國的國際霸主地位。當然,最終美國還是技高一籌,瓦解這三國的勢力。

 

當中最有趣的預測,要數美國旁邊長期的附庸國墨西哥。一直以來美國視墨西哥為發展中國家,一直少有威脅;而其民族則可充當為美國的廉價勞工。為
免跟本土公民競爭,美國以往一直訂立不少勞工政策以阻止墨西哥國民湧入。但在人口短缺的廿一世紀,有充足人口的國家在經濟上才會有保障,而墨西哥便是其中
一個受惠國。隨着人均收入的提升,它在地理上的優勢(處於北美洲)更趨明顯。而在美國的移民政策所鼓勵下(此時美國對人才趨之若鶩,不會像廿世紀那種閉門
政策),有更多的墨西哥人將移居美國。那條分隔美國與墨西哥的國界將會變得模糊。當到達某個臨界點時,墨裔人對美國社會經濟文化將會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繼
而美國本土將會出現受到墨國影響所反彈的聲音,而國內亦開始分別出現兩極的迴響。當然墨西哥在科技上絕非美國的對手,但基於地理上的位置,墨西哥是最有機
會直接攻佔美國領土的國家,實在不可少覷。

 

當然,一百年後的事,在世的我們可能沒有機會去驗證這些預測是否準確。但我覺得要旨是理解Friedman預測後面的假設和推斷,有興趣看此書
的朋友,我會建議先看看他寫在書末的跋,那裡他自己解釋了他預測時所根據的邏輯。雖然他在書中所寫的是我們難以想像的;但在過去幾十年來的政治科技的進步
和變遷,也是我們未曾意料得到的。所以,Friedman所提出各國之間的搏奕實在並非沒有可能。

 

還記得自己自幼學習中西史,以及從小便耳濡目染那些歷史小故事。那時唸着周而復始的循環,自覺是理所當然,幾十年甚至百多年的循環變化也是理應如此。但當我們置身每天的營營役役當中,自己便不自覺地被短視所局限,難以從大方向高角度去得出一個長遠的结論。

 

整體來說,看罷國際事務情報高手所寫的《The Next 100 Years》,覺得當中都有點春秋筆法,更可明瞭現今各國之間的搏奕,眼界一開也。


http://ebooks-imgs.connect.com/product/400/000/000/000/000/108/679/400000000000000108679_s4.jpg

2010年6月14日 星期一

寫信(二)

或許有說:在這電腦時代,還會有人寫信的嗎?當然是用電郵email嘛!沒錯,
着科技的發展,代替信件的通訊技術應運而生:流動電話,電郵,instant messaging 即時傳訊,以至近日十分流行的Facebook
message等等。基本上任何人只需要運用以上任何一種工具,無論對方身處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立刻與之交換消息。訊息來回的時間長則數天,短則在瞬
間幾秒中便可。用「咫尺天涯」來形容現今的世界實在最貼切不過,如此種種在以前是難以想像的。而人們溝通的方式也在改變着,適應着。



第一的改變是在於「快」字。由於訊息傳播的速度的大幅度提升,滑鼠一按便把電郵送出,我們會不自覺地認
為回覆者也需要配合我們的速度即時回覆;而忘記了對方在彼岸的種種狀況:是否在深夜昏昏欲睡?是否在清早睡眼惺忪?我們漸漸地養成了事事都需要在即時取得
答案,幾個小時的等待也變得不能忍受,我們的耐性和容忍度也大減了。在一古腦兒的坐在電腦前匆匆回覆「e貓兒」之時,有沒有想過反應快並不一定是最好的?
有些答案可能花點時間想出來可能比較好?

 

另一改變是在「內容」方面。很多跨國企業都已採用英語作為通用語言,而不少人也在日常電郵文件上用上英
語。一般來說,在公事上應用的公式英語尚且能夠溝通,一旦涉及論述比較深的概念(如表達情感等),那麼對於英語為非母語者便會感到吃力,需要在英語上花點
功夫才可以暢所欲言。因工具的使用而使自己要表達的意思失真,實在得不償失。所以新生代一開始便習慣地直接使用中文來溝通,比起我們這群中古電腦人來得乾
脆得多了。

 

正因為通訊更加可靠便利了,人們使用各種通訊工具到了濫用的地步,吃飯上班逛街買菜下班
旅行上洗手間也要短訊一番。工具濫用了,連帶其內容也忽視起來。講求的也只是要:快,清楚列明時間地點即可,等等。如此瑣碎煩複的訊息全堆在電話裡,但幾
時會在當中找到一封半封別具深情的短訊?(不是沒可能,只是機會不高而已)

 

從工具的演化,以往出現在信箋上的蛛絲馬跡也不見了。那半個的咖啡杯印,在紙上留下的一個香吻或兩滴眼淚,寫着又改着的筆跡,等等;都因為電子郵件的出現而消失得無影無蹤。字體統一了,曾經改正的筆跡再也看不到了。一切都是那麼的完美和工整,每封信彷彿都是從工廠的機械分毫不差地打印出來。那半點人情味也不自覺躲在優雅的字體之後。

 

世界轉得如此的迅速,營營役役的我們,有沒有機會靜下來,好好去為自己所關心的人寫一封信,留下一個簡短的問候?


2010年5月30日 星期日

寫信(一)

最近,忽然想起自己已許久沒有寫信。除了日常的雜務事項外,幾乎都沒有寄信的需要。隨着網路的普及,信這一項曾經被視為必需的活動,如今卻變成了古董玩意。


在我出生的年代裡,互聯網還沒有面世當人與自己的親友因為地域的阻隔,而無法即時與他們面對面溝通之時。那時可以使用的通訊工具不外乎:長途電話,電報和信件(當然,也可以即時訂一張來回機票,越洋過海,面對面跟親友面談,但那也已經是十幾二十小時之後的事了)。當時的長途電話費用不菲,每分鐘以十多港元計算。電報可以讓收信人在大約一個小時內收到訊息,而收費則是以每個字來算,通常是最十萬火急的事情才會用上。


剩下的途徑就只有寫信:拿一張紙,把自己想要寫的事情在寫在這一信箋上,然後放入信封,貼上郵票,投入郵筒,跟其他千千萬萬的信件混在一起;然後祈禱,寄望在這個勉強可靠但又未能夠百分百信賴的郵政服務下,並未遇到任何意外,然後或許在多個星期之後的某一天,這封信息終於平平安安的抵達收信人的手中。


你可以想像在連書信都不通的年代裡,「春風吹渡玉門關」的飄逸想像和無奈嗎?愛人被派駐關外,與他相隔千山萬水。而自己可以做的就只有把無限的思念寄託予春風,希望春風一吹萬里,可以將自己難以排遣的別緒帶到萬里外的關外。所以寫信是多麼浪漫的一件事啊!它的浪漫正正在於它那過程:在漫長繁瑣,充滿着不可預知的狀況下,還能將自己的心意訊息傳達到對方手中,真是有一種歷盡艱辛,此志不渝的感覺啊!


所以在網路時代之前,而在離鄉之後,我都一直有寫信的習慣。在紐西蘭的時候,我曾經在幾年間分別寫信給多位小學同學:在楓葉國,我聯絡着身處在法語區的好朋友,在華人區居住的風紀隊長和校花;在袋鼠國則有着黃小胖;在香港則有馬世民。曾經有過非正式統計,平均一封信需要約一小時寫完。


多年後的今天,收信人也各有故事。世民已是一名執業會計師,有着自己的生意;小胖已經成為今日矚目的黃博士,不時在不同的媒體上接受訪問和撰文;校花是兩名女兒的母親,現在更是職業女性,在加國享受着家庭生活;好朋友許久沒有連絡,最後聽到他好像是在加國從事化學有關的事業;而風紀隊長在多年前因病去世,我和世民之後有在他的墓前悼念一番。滄海桑田,當年的信箋也許還留着,但那幾番人和事卻義無反顧地變了又變。


後來網路日趨蓬勃,電郵漸漸普及起來,寫信這一習慣也不知在何時消失得無影無蹤。


http://www.sxc.hu/pic/m/m/ma/mattox/1209718_writing.jpg

2010年5月29日 星期六

再談周杰倫【跨時代】

拿到周杰倫的新專輯【跨時代】已經有一個多星期,現在想以普通聽眾的觀點來看專輯裡的歌。

通常在周杰倫的專輯內,我都會首先留意尋找他那催人淚下的抒情慢歌。在【跨時代】裡我依次序的找到:《說了再見》,《我落淚,情緒零碎》和《雨下一整晚》。

《說了再見》很有之前《楓》和《說好的幸福呢》的感覺,而且旋律簡單,容易上口。加上周杰倫音域頗廣,唱出來別具哀怨的味道。

之後就發現了《我落淚,情緒零碎》。這首歌的曲風新穎,在以往的專輯中好像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曲目,唱腔中依然帶有一種沉重的離別氣息。尤其是歌詞裡的「原來詩跟離別,可以沒有結尾」更能帶出那股味道。這首歌可算是這專輯裡我最喜歡的一首。

初聽《雨下一整晚》,覺得十分小品,聽起來很舒服,但聽久了好像有點悶。中段加了一段二胡跟簫的彈奏,很有《東風破》的中國風。直到最近在youtube內看到這首歌的MV,才發現音樂加上影像可以變成極有感染力的故事。MV是有關前世今生的青年愛侶的故事。周杰倫在《青花瓷》裡已經拍過類似的題材,但《雨下一整晚》的情節卻更加流暢,加上浪花兄弟的演出,更能賺人熱淚。這首歌越聽越耐聽。

《煙花易冷》是另一首新鮮之作,跟以往的風格很不同,不過中國風依然純厚。它也是在大碟推出之前,繼《超人不會飛》之後,在youtube廣泛流傳。全首歌在很多地方都用上了假音,另外加上方文山的詞,形成凄美蒼涼的感覺。我總覺得這首歌旋律太過悲傷,懷疑能否成為大熱,但依然期待其MV推出。

另一首在主流媒體十分矚目的是跟大碟同名的歌曲《跨時代》。是因為周杰倫在多年前創作了有關吸血疆屍的《威廉古堡》,如今重用吸血疆屍題材來創作《跨時代》,加上傳聞花了重金來拍攝這齣古堡MV,所以特別期待比較。自己聽過之後,發覺這是一貫周杰倫的rap快板之作,跟《半獸人》,《我的地盤》,《龍戰騎士》等十分類似。歌中還混入了很多電子合成元素,如Cher和黎明十多年前所用的人聲電子化的合成。水準不過不失,但沒有太大驚喜。

《超人不會飛》是第一首派台作品,旋律十分輕快溫馨,很容易朗朗上口。節奏很有《聽媽媽的話》的味道,歌詞則像《四面楚歌》。總括來說這是周杰倫自己的寫照,是靠着音樂去記錄自己生活的例證。反而是MV跟歌詞好像有點不太配合,像在訴說着另外一個故事。

《嘻哈空姐》和《自導自演》是韓味很重的rap,有點像《本草綱目》,聽爽還不錯。《愛的飛行日記》和《好久不見》則是愉快的愛情小品。值得一提的是,在《愛》裡,他找來了和他合唱《流浪詩人》的楊瑞代Gary再次合唱;而且楊更是全碟的錄音師。或許楊瑞代跟周杰倫的風格相若,合作台語+國語歌曲更能帶領潮流罷。

最後《免費教學錄影帶》是另一首rap作品。這是黃俊郎以結他為題材的詞,也頗容易上口。音樂上則加上了搖滾的感覺。果然,在MV裡真的看到一位模仿貓王造型的老伯!只是這個MV也實在太過周星馳了(美女超多,然後宅男特多),我想這是玩票之作罷。

對我來說【跨時代】的水準絕對合格,當中也有一兩首如《我落淚,情緒零碎》和《煙花易冷》的驚喜之作,而我更期待其他歌曲的MV會在何時推出。

《跨時代》
《說了再見》
《煙花易冷》
《免費教學錄影帶》
《好久不見》
《雨下一整晚》
《嘻哈空姐》
《我落淚,情緒零碎》
《愛的飛行日記》
《自導自演》
《超人不會飛》

2010年5月18日 星期二

周杰倫【跨時代】:十年的印記

印象中,除了演唱會和MV DVD外,我好像從來沒有正式買下一張周杰倫的專輯。但在這十年中,我卻對他的歌耳熟能詳,差不多對每首歌也會哼一點。絕對在我所聽的流行曲歌手中佔一席位。今天,我終於拿到他出道十年以來的第十張專輯【跨時代】。

十年間,周杰倫從一個曲詞唱作新人王到萬眾期待的天王巨星,更從事不同的演藝事業:導演,電影,電視劇等等,成績有目共睹。在歌唱方面,他堅持創作自己專輯的每一首歌,很多時配上最佳拍檔方文山的詞,也真是夠絕。雖然在每一張大碟推出後,通常有一定的反響(如欠缺新意),但他的歌依然有一種獨特的魅力(也許就是他所常說的「屌」)。尤其在多首慢歌方面,確是別有一番味道。對他來說,這十年絕對是他豐收的黃金十年。

十年的確是一段不長不短的時間。那麼反觀自己又有什麼長進呢?從事業來說,我進入過不少公司去擔任不同的崗位,更有幸分別在不同地方工幹,包括澳洲,美國,香港,英國,印度等地,見識不同文化。而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方面則略懂一二。在十年間更多唸了一個學位,有多一份知識旁身。待人處事方面,十年間從一個只談理論,毫無實戰經驗,慒懂不經事的小子,到一個學會一點兒察言觀色的技巧。魯莽囂張的性格有所收斂,但依然未至爐火純青的境界,只希望不要失了道行便萬幸了。伴隨着這段時期的改變,是一首又一首周杰倫的歌。彷彿在成長的同時,也已經把歌詞也刻劃進腦海中。

或許是為自己總結過去的十年,我早就訂購了【跨時代】。等了又等,今天,這份見證終於握在我手中。




2010年5月15日 星期六

拖鞋

香港的老家,爸媽一住便是十多廿年。日復一日,家中的事物也隨着時間的累積而多了起來。有朋友提醒老爸:不如買幾個木櫃回來,把雜物收起,那豈不更見清爽整潔?

如此這般,幾個設計典雅的木櫃便給搬回來,而雜物也消失得無影無蹤(都給藏了起來)。甫進入飯廳,看不見曾經擺放一地的鞋,連我平常所用的一雙拖鞋也不見了。「都放在櫃裡。打開櫃門自己找罷。」媽跟我說。

客聽變得井井有條,整體上看上去也很舒服,但我自己就是覺得怪怪的。也許就是我對自己的拖鞋跟其他雜物一起關在櫃裡而耿耿於懷。

很多人在家裡也會把出門的鞋子脫下,換起家中的拖鞋。那彷彿是一種儀式,是一種拋開外面一切,回家休息的儀式。在我看來拖鞋就有這一層的意義。

當客人到訪,我們在熱情款待之餘,通常還會把作客的拖鞋奉上給他們更換,一來盡量讓客人有置身家中的感覺,二來也可免得他們奔走在外的鞋子弄污自己的地方。由於客人只是偶爾拜訪,所以他們所用的拖鞋通常都會收藏在一處,而主人家卻不會把自己的拖鞋藏起來。如此微細且無心的小誤會,卻勾起我一絲的感觸。

於是,每次當我在爸媽家裡把拖鞋拿出來使用後,都會故意「冇手尾」地放在外面,作一個小小的報復,也為我曾經在這個家的逗留作一個見證。


http://blog.roodo.com/yuting327/e887de5d.jpg

2010年5月5日 星期三

超人不會飛:喬峯

武俠小說《天龍八部》,取名於佛教述語,意指為以天、龍為首的八個神話部族。根據維基百科,這八部分別為:一天,二龍,三夜义,四乾闥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睺羅迦。總之就是各懷天賜神力,並非凡人所企及。


庸以此為書名,想當然是一個有關擁有大能耐的英雄故事。書中各人各有奇遇,又都有凡人所沒有的種種異能神通(絶世武功,天賦聰敏,萬貫家財,坐鎮一方
等)。大伙正要在這虛構世界裡大顯身手的時候,金庸卻給每個人都套上金剛箍,唸上了緊箍咒。使每超人都有自己的死穴,讓他們承受凡人所不能承受的大刧大
難。當中的表表者,不能不算上喬峯(或者蕭峯)一份。

要數才藝之出眾,喬峯在當時的武林正如日中天,他是第一大幫派丐幫幫主。降龍十八掌,打
狗棒法等,武功冠絶武林,江湖傳聞「北喬峯,南慕容」無人不曉。喬峯更是心思細密,看上了微細的事情便發現不對勁的地方。如此萬千寵愛在一身,卻剎那間遭逢巨
變:給蒙上不白之寃,心懷殺父之仇,更得罪了天下人,喬峯都無緣無故地啃了下來。但他甘心嗎?他不甘心,天生如此好條件的大英雄,義無反顧地,誓要抽出陷
害他和他爹的兇手「帶頭大哥」,以一夫之勇,跟整個武林過不去。最後更遇上身份認同的問題,發現他一直行俠仗義,所保護的大宋子民,原來是殺害他一家的仇
人;至於不斷攻打大宋的遼人,卻原來是自己的同鄉。他所追查的大惡人和恩公,則是他還在世的父親蕭遠山。而自己則誤傷紅顏知己阿朱。所有的誤會和玩笑都集中在喬峯身上。

喬峯雖有排除萬難,撥亂反正之心,卻苦無回天之力。時也命也,不可拗違。他在亂世逆流中苦苦抗衡掙扎。最後在個人和家國之中,他選擇了捨身而取義。

有大能者,也有其煩惱死穴,更何況我等小輩乎。所以切勿以為一旦升呢便可脫離煩惱,從此自由自在。在新的層次,自然會有新的問題要面對。最重要的,還是堅持自己的宗旨,不求有無限之能耐,但求無愧於天地也。


http://images.xooob.com/20090328/1242417776843.jpg

2010年5月2日 星期日

一個人的下午

獨自走進地鐵車廂裡,看着外面的陽光灑進來,淡淡的。我聽着那濫殤的流行曲,手上捧着精煉又深情的文字,望着窗外老舊的大厦,我的心抽緊了。幻覺中感到mp3裡的歌手越唱越悲涼,把腦海裡塵封的記憶一一打開。

走進你最愛的小店,原來他們還有供應咖啡。我點了一杯藍山,好醇。梁文道繼續在自言自語,而此刻我就是他唯一的聽眾。那一段段感性的告白有違他平日專業冷靜的作風。他在調侃着,數落着,傷心着,講的都是我嗎?

回到家裡,我獨自在打掃做家務。是的,我在家裡也還真很少說話。無數無聊的心理測驗,我還是攪不清自己是外向還是內向。

內心的情緒難以排遣,唯有聽着Tony
Bennet那歡愉的百老匯爵士樂,卻發現懷念愛人的歌曲到處都是;我試着寫下一封封寄不出去的信,卻發現文不對題,有的只是一連串破碎的斷句;最後在空
蕩蕩的屋裡,我跟mp3認真地唱了一首歌;我忘記怎樣流淚,唯有在跟大家一起談笑下,擠出那半滴多餘的水份。

周末的下午,就任由我在孤獨的虐待下享受着罷。

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

收到一本書

今晚有D攰,但依然想留下一句半句。今日發生了有一件小事,但也算是一種正面的轉變,所以值得一記。

新同事加入我哋強大隊伍。以佢資深o既經驗,一副胸有成竹,躍躍欲試之勢。奈何好像有哪點兒不對,總是跟大隊有點不協調。好像跟大家還是有一丁點兒隔膜,是他沒有開放自己嗎?飯也吃過,酒也喝過,好像幫助不大。

閒談中,得知他曾經跟朋友將一些為人父母的心得結集成書。這是很好很有趣的事情啊!改天可以借來一看嗎?同事慣例爽快的答應了。但正如占少所言,consultant(原文佢係用:dealer)信佢一成都死,所以我從一個非常客觀o既角度,只係信咗半成,一笑置之。

過了n天以後,當我對這件事情已經徹底忘記的時候,tata!!他的書終於出現响我哋眼前喇!翻開一看,一頁頁盡是温馨的文字,相片中有着甜蜜的笑容。再看文筆語調,完全活脫脫是他本人!十分有趣。

到此,他已經收得了多樣正面的效果:1)出書是有趣的事情,這本小書可能已經impress到很多人;2)書中內容全是環繞自己子女的故事,句句真摯,充分流露自己的內心世界,可以讓同事們看到他工作以外的另一面;3)畢竟是新同事,人家要找話題跟你chitchat也許一時想不出什麼,而這本書正是非常好的談資。送書是小動作,但背後的意義卻十分大,因為送書人和收書人的距離都拉近了。

有幸可收藏此小書以作記念,自覺榮幸也!

2010年4月24日 星期六

荔園與碰碰車

看了一段文字,勾起了一段往事。

荔園,一個熟悉又遙遠的名字。我有幸出生在那個年代,有機會進場目睹其頹敗的風采。但在許久以前,它卻是一位時麾的貴公子,是香港唯一的遊樂場(即如今的主題公園)。當時的潮男潮女均匯集於此,風頭一時無兩。

乾爹從來都是趕在潮流裡的花蝴蝶,卻喜歡跟我那木訥的老爸出外遊玩。我們兩家人曾經走得很近,差不多每個星期都會相聚。乾爹是喜熱鬧的人,越多朋友在一起他便越開心,跟賈寶玉一樣喜聚不喜散。其中有一次,我們一伙人便去了荔園玩樂。那時我還是一個小不點。

當時的荔園可說是擁有全香港獨有的玩意:過山車,碰碰車,動物園,溜冰場,各式攤位,等等。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這地方可說是應有盡有。而故事的一幕就是在荔園的碰碰車場上演…

玩碰碰車的規則其實是蠻簡單的,就是沒有規則。純粹旨在透過跟其他車輛在相撞時,感受剎那的刺激和興奮(說起來還真的有點病態!)。那時,老爸、乾爹和一幫朋友決定玩一回碰碰車,而老媽則抱着我站在一旁觀看。眾人各就各位,車子透過天綫連接天花的電力,慢慢地驅動了起來,一場碰碰車大戰正式展開。

那時年紀尚小的我,卻看不出這是一場遊戲,看到的只是有很多的車都向我爸的車撞過去!我心一急,眼淚奪眶而出,喊道:「你們不要撞我爸爸!你們不要欺負他!」直至遊戲完了,我哭得久久都不能平伏。

以上的都是老媽在後來對我說的故事。但在魂牽夢繫之時,那重組過的畫面,那一段「你們不要欺負我爸」卻是如此地清晰真實!也許,我和這一個男人真的是血脈相連。也很慶幸,這一幕只是在一場遊戲中發生。因為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這相同的情景會出現在戰爭、屠殺、運動等等,那才叫做慘不忍睹。

如今幾十年過去,荔園已拆卸多年,換來了美輪美奐的新型住宅;老爸已經是個退休老頭,再也經不起碰碰車的折騰;我也不再是黃毛小子,不是隨便便要哭要鬧。但我知道,在這時光的推演下,就算不言而喻心照不宣,今天在我的體內,還是流着這個男人的血。

着緊


有沒有試過跟一個人拌嘴吵架後,雖然已經不理不啋,但還是會不自覺地擔心他/她身邊的事情,或怕會發生什麼意外?

擔心本身就是一種關心。也就是心思不知不覺放在一件事情上,對它執着緊張。那麼,當這顆心放下時,還剩下什麼呢?是放下了一份執著,放棄了一種感覺?還是改變了一種關係?那麼會是一種怎樣的改變?昇
華了,腐蝕了,還是兩樣都不是?是什麼原因令我們不願放下呢?

 

有希望、期望才會失望。若然不對任何事抱有期望,也便沒有失望。亦即常說的:I don't care。佛家有所謂三毒:「貪嗔癡」,三者為世間一切煩惱的根本。所以它們特別強調摒棄個人的情緒和對事物的依賴。但人畢竟是有七情六慾,難道說要摒棄一切,就如同把電掣關上一樣,燈一下子就會熄滅掉嗎?假若真的撇脫地了卻一切,這還是否人生呢?是否也代表了摒棄了人性的某一部分?

 

看來喜怒哀樂是人不可或缺的情緒表現。然而當一種情緒在人體內持續廻轉,然後慢慢擴大蔓延到極致之時,那會是一種什麼的滋味呢?會否將自己的情緒提升到另一個層次?是在大喜大悲過後的大徹大悟,還是在趕不及覺悟之前便已經瘋掉了呢?

 

眼耳鼻舌身意,我們看見的聽見的觸摸到的,都會誘發起了我們對慾望不同程度的追求。也就好像我們平常所說的睹物思人一樣:看見桌上的一件小物
件,在腦中的某段連繫着的神經便會抽出了一絲記憶,聯想起一個人或一件事。在見不見聽不到的情況下,自然也難以幻想出我們沒有見過的奢望。但大千世界,每日不停地運轉,將自己隔離是不可能的事。在或然率的主宰下,我們難免會遇上令人煩惱的事情,這也許是某程度上的命中注定。


世上的道理都是一樣:月滿則虧,任何事情均是適可而止,過多或過少都會造就煩惱。在心態上絕不可以怨說:為什麼這偏偏讓我碰到這個難題?而是要認真面對事實,繼而抱持平常心。矯枉過正只會更痛苦和不合宜,要準繩地拿捏到中間的位置才是最重要。事情都是雙刄劍,在好好適當處理後,將會是難能可貴的回憶和經驗。
 

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A smart guy (聰明佬):過氣的交易員

兩天半的課程又告一段落。今回所學的是有關基本投資產品的基本概念。

以為以前MBA裡有大學教授講授Corporate Finance,十之八九的東西都學全了,上這課程應該是錦上添花,十拿九穏,温故而知新罷,哪知還是開了眼界(開眼界是好事啊!人生到了學無可學才是悲哀啊~)。

首先,介紹一下這位洋導師的資歷:Mr.W是來自澳洲的資深外匯交易員,年近五十,已經退隠江湖多年,近十多年來從事訓練交易員和開發軟件的事業。皆因他和現任高層們有八拜之交(據他自己說),所以經常受他們所托在敝行任教打散工。讓我們再看看Mr. W的外表:身型高大,眼睛烱烱有神,聲音洪亮,加上一身私人裁剪的寶藍色直紋西裝,一副典型金融界才俊的功架。再加上一個光頭及清晰的輪廓,在授課時忽爾像米路吉遜Mel Gibson,忽爾又像辛康納利Sean Connery。總之,年輕時應該也迷倒不少工廠女工和辦公室OL就是了。

先不說教學內容而先說其人,皆因課程內容皆是死物,只有經過聰明人的靈活引導,那能把死文字化成活知識,此乃真正的化腐朽為神奇是也。所以一定要從其人入手。而我便觀察到他有這樣的特質:

  • 機智和幽默:他可以從自己的經歷中隨意抽出趣事和大家分享;也可將臨場遇到的問題化成幽黙的笑料,皆因胸有成竹是也。
  • 有經驗:這是指他在金融產品(尤其於外匯產品方面)和對敝行運作的廣泛認識;以及其豐富的演說經驗。
  • 有信心:從其肢體語言和聲音皆可感受其自信(知道自己講緊乜),大有臨危不亂之勢。
  • 反應和記憶力一流:他能記住在座每一人的名字和所說過的話,然後反覆使用或解說。雖然有九成九的時間都是Mr.W在說話,但他可令在場的人都有很強的投入感。

投資產品這門學問博大精深,非一朝半夕便能夠完全掌握,但Mr.W深入淺出的教法,的確為我解開了不少困惑。或許是一個實踐者的智慧,又或許是各為其主的原因,Mr.W的教法比起學術性重的教授更加Street Smart,亦更加站在銀行絕對牟利的立場,令我看事情的角度為之一轉,也從象牙塔裡走了出來。孰是孰非姑且不討論。但他確是一位難得一見的好導師。

在上課有模擬交易現場,感受一下當交易員的滋味。在短短兩三分鐘內,需要接上十多通電話,消化多段即時消息以判斷市場動向,還要作上幾十個買賣報價和決定。如此刺激震撼人心,實在不是我杯茶。十分慶幸自己從來沒有以交易員為理想職業。也覺得有些錢真的不是自己能夠賺到,就讓有能力有興趣的人去賺吧!他們所付出的心血絕對值得擁有更多。而我則寧願自由自在也。

還有,晚上吃了一頓豐富的晚餐,輕鬆愉快的情調,把白天煩惱的情緒都一掃而空。

2010年4月19日 星期一

Byebye USBear,謝謝你們

USBear和JA Company Programme都已經在上周六完滿結束了。一早已經想寫一文紀念之。但昨天都累累的,所以延至今夜才有精神寫。我在FB相關的地方已經留言了,就讓我在這裡寫一個中文版吧。

首先讓我再次回顧USBear今年成功達成什麼目標:

  • 成功硏發創意產品USB手帶。一款可以戴在手上身上又可以用的USB記憶棒。
  • 在產品包裝和設計的概念都與瀕臨絕種動物有關,我們以此將保護環境,拯救瀕臨絕種動物的訊息帶給大眾。
  • 我們成功將部分收益捐贈給Watchdog監護者:一家專門照顧六歲以下學習遲緩小朋友的機構。學生們還有機會去探訪他們。
  • USB手帶為我們贏得了最具市場潛力大奬Market Potential Award,得以在中港城再度擺賣我們的產品。為此,學生們更撥出額外的時間將產品做好!
  • 銷售方面合乎理想。我們造就了150%回報的佳績。
  • 我們獲得了社會責任奬項(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ward)

比起一起參與的其他學校,我們的成績已算屬中上。除此以外,我們更加擁有整組人各種喜怒哀樂的回憶,也希望學生們可以從中增長一些經驗,學到一點點的東西。

對自己而言,雖然我以Business Adviser 身份參加這個progamme,還是要講授一下公司的簡單操作和參與會務。想不到在這樣的情況下,有生以來第一次給人稱呼為「阿Sir,老師」,真的很不習慣。哈哈,畢竟授人以漁,是蠻高尚的事業啊!呵呵呵。

如果同學仔們有幸看到這篇,那麼我也不厭其煩地在此說教一下(唔好怪我chum):

  • 讀書真係幾重要,玩可以留番遲D。到時大個咗一事無成,大把時間你玩。
  • 早D做吓research將來想做D乜。揾吓點先可以做到,然後一步步去達成目標。
  • 健康最重要,扮靚一D都唔重要。
  • 有家底唔係大晒,窮亦都唔係罪過。自己o既路始終都係要靠自己行出來。
  • Be yourself。一百個人都用既嘢,你唔一定要跟。
  • Be confident。自己有缺點唔緊要,最緊要知道自己長處响邊,然後加以改進其他地方。
  • Be positive。凡事有危必有機,唔駛睇得咁悲。世界上冇話冇咗乜嘢(或者邊個)係會唔得。
  • 八卦一D都唔重要。因為八卦入邊D人都唔咪好知自己做緊乜。
  • 將個世界睇大D。全世界唔係淨係得香港人有痛苦。
  • 睇多D課外書,你會發覺你可以用一個好平o既價錢,去得到人哋成世人o既經驗,好抵。
  • 國語同英文,寫聽講都要得。呢兩種係將來同人溝通最最最基本o既工具。

仲有,如果你哋唔介意,唔該响呢個blog add番我,等我知道你哋邊個打邊個。亦都歡迎你哋o既comments。

USBear,多謝晒你哋,我哋後會有期!!



2010年4月18日 星期日

捨得

過去的一星期,原以為將會淡然渡過,哪知道我卻幹了許許多多奇怪的事。我聽了很多歌曲,看過很多歌詞,也唱過了很多歌;我看過很多文字,卻也寫過好幾篇文章;我叮囑了不少,也承諾了很多。在這許許多多的事情後面,我希望我在真正做好自己之餘,亦不會為其他人帶來困擾,那我心足矣。

前人有說,人生就像一條線,會在某個點跟另外的線連上,走了一段,又會悄然的分開,各有各的出路。最後就如曹雪芹所謂:「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越活得久,越覺得人生就是一系列偶然的聚合,有聚亦有散。既然緣份來了,我們有否照着應有的步伐,愉快地享受着這閒逛漫遊;到緣份走了,我們有沒有輕輕地跟對方道別,然後心無罫礙,繼續邁步下面的路?

捨得與捨不得,我想只存在一念之間。

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楊過的劍

金庸筆下的男主角我大都喜歡,如數俊朗情深者肯定非楊過莫屬。

楊過得靚仔靚女父母真傳,生得眉清目秀,機智精靈。可惜父輩作孽,家破人亡,連累小楊過自少寄人籬下。及後由西毒歐陽峰及小龍女所收養,楊過性格不但未曾被加以引導,反而更見乖辟,行事亦正亦邪。自小認定這世界只有幾人真正愛他:義父,古墓的孫婆婆,和朝夕共對的姑姑。


各種曲折的遭遇下,楊過練就的武功繁雜(九陰真經,蛤蟆功,玉女心經,彈指神通,全真教武功等),可惜靈動有餘但沉穩不足;還遭任性(但我覺得是嫉妒
比較多)的郭芙削去一條右臂(很多讀者都恨郭芙把最瀟灑的英俊小生搞砸了!)。在身心都最落泊的時候,他遇上了神鵰。透過神鵰,他學會了武林前輩劍魔獨孤
求敗的內功和劍法。最終自創了絕學黯然銷魂掌,這實在是憂鬱過頭才能夠創出的武功極致。

我覺得,在獨孤求敗所留下的指導下,加上楊過極高
的悟性,才使他的身與心真真正正從一個輕浮浪子脫胎換骨蛻變成一代為國為民的神鵰大俠。要看楊過的轉變,不妨從他使用獨孤求敗埋在劍塚中的幾柄寶劍,可略知一二。
根據維基記載:

  • 第一柄是一柄青光閃閃的利劍:「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
  • 第二柄是「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悔恨無已,乃棄之深谷。」此劍已被棄之深谷,故不在劍塚之中,以一長條石片代表。
  • 第三柄是玄鐵重劍:「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外表黑黝,劍身深黑之中隱隱透出紅光,三尺多長,共重八八六十四斤,兩邊劍鋒都是鈍口,劍尖圓圓的似是個半球
  • 第四柄是柄已腐朽的木劍,原因是獨孤求敗「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


人以劍類,這幾柄劍可以說是楊過(和獨孤求敗)的心路歷程:1)年輕時持才傲物,橫衝直撞,不斷與人爭鋒;2)30歲前輕靈躍動,可惜依然鋒芒過露,以致
得罪到人。3)40歲前稜角已去,鋒芒收歛,以大鈍去制銳鋒。4)40歲以後,有劍如無劍,什麼東西也可當劍,亦即情緒智商收放自如,進退有據。當鉛華洗
盡時,楊過除了情深外,恐怕就只剩下人民國家於胸懷了。

想着,那麼自己又置身於何階段呢?以前黃口小兒不知天高地厚,到處衝撞仍然懵懂不知。修煉多少年以後,鋒芒氣焰均大減,但偶爾依然不受控制傷及他人,後悔有餘但道行不足,有欠穩重。

看來,下一步要練好玄鐵重劍了。


http://img.blog.163.com/photo/y-B-MFwXHrs6MlQWC7S64g==/5079215954744653329.jpg

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辭官歸故里,漏夜趕科場,都是一場走馬燈

本來,白天百無聊賴;晚上身心庸懶,並沒有打算寫blog,好像沒有什麼好記的。

在聽着我喜愛的LUR LUR脷國語流行曲,突然想着多位朋友們近日工作上的變動:一位年輕朋友從崗位上退下來,為的是要脫離現有的羈絆,追求更大的夢想。又有一位朋友優哉悠哉的休息了多時,今天剛收到新公司的錄取,如願地進入了大公司,明天上班(加油呀!)。

人事變動在自己公司內更加屢見不鮮:有同事離開我們到別的組上任;而最近幾個月,我們組又已經有三四位新同事入職,他們都磨拳擦掌,認真地學習。各人都在轉換着自己工作上的角色,適應着新環境,擔當着新的份內事。真箇換得走馬看花,貨如輪轉。

歲月匆匆,想着自己加入公司至今的幾年間,雖沒有換過職,但負責的項目已經不知轉換了多少遍。有問:如今還有沒有人跟一間公司打一世工,而且只打一份工?有,但只屬鳯毛麟角而已。就好像汽車公司GE那樣,如果裝車工人只會裝車胎,而且只會裝左前輪的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公司會全面自動化,而工人自己則被邊緣化。

我想到這裡,就只有兩點想法:1)能夠和同事一起共事畢竟是一場緣份,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世上沒有誰欠了誰,也沒有誰沒有誰不能。但願可以好來好去。開心的來,好心的分手,彼此留個美好回憶方為美滿。

2)既然沒有不散之筵席,公司就沒有責任照顧你一世,你也不必對公司肝腦塗地。那麼從自己的角度來看,還是「唯有『業』隨身」:把握着自己的專業技術和經驗才是令自己屹立在公司的原因。如今自己厭惡的髒活,有可能就是讓自己練成絕活的好機會。凡事有兩面,無須太悲觀。

有緣的話,總會有合作的機會。對於各位工作環境上有改變的朋友,讓我在此寫下年輕朋友七絕的下半部來共勉:「忘記過去既煩惱,踏向人生下一步。

2010年4月12日 星期一

未來的奢華:閱讀紙本書

經過了漫長的research 和忍手後,最終在復活節假期裡,經不住朋友的誘惑,買下了人生第一部電子閱讀器ebook
reader(電子書):Onyx 的Boox A60。這部電子書我心儀已久,它比起一本書的價錢要貴上幾十倍,並不便宜,但我還是狠下心把它買下來。我用PDA看書已經有一段日子,
現在終於能夠享受一下在燈光下,看着質量跟油墨紙般的電子書,眼睛頓時感到十分舒適。
 

這篇並不是電子產品評論,所以我不會在此敍述產品的功能和效能,反而想從現今電子書的科技來揣摩未來出版行業的趨勢。

 

隨着互聯網的普及,網上資訊─包括電子書籍─已經俯拾即是。坐在電腦面前閱讀書籍已經不是新鮮事。但礙於難以攜帶出外,電子書在過去始終難成氣
候。直至最近亞馬遜amazon以合理的價格推出它的電子閱讀器Kindle,因而掀起電子書的熱潮。跟着蘋果公司Apple又加入戰陣,以其Tablet
device
iPad加上拍夥網上媒體公司,提供一條龍網上媒體服務。其他一系列輕巧的手提儀器亦趁此時機紛紛出籠,以實惠的價錢推出市場,希望瓜分這個電子界的新大陸。電子書已經成了二零一零年最炙手可熱的話題。

 

當硬件價格已經不在考慮範圍之列(因為太便直了)的時候,在街上看電子書將會跟聽mp3一樣普及,離每人手有一部電子書的日子不遠矣。最近政府蜻蜓點水式帶過的中小學使用電子書的建議,
雖然前瞻性有限,但也差不多是時候推行了。在未來幾年間,真正的教科紙本書很有可能會被電子書所淘汰。人們閱讀電子書的數量將會比閱讀紙本書多出好多
倍。

 

那麽介時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呢?這些科技和新習慣會對整條出版價值鏈有什麼影響呢?首先,出版商將會把精力放在製作電子書上,其出書成本將會大大減低,這將會進一步反映在書的價格上(電子書籍是一直都比紙本書便宜)。

零售書店裡,紙本書的數量會越來越少,而裡面則放了各式各樣的電子閱讀器,供客人試閱各本新書(電子書)。宣傳的渠道亦已不僅限於幾間零售商店內,網上推介越來越流行,用家所閱讀的書籍種類也將會越來越廣泛。網上流傳的口碑亦變得重要起來。名作家winner takes
all 的局面依然存在,但因為書籍種類凡多起來,新晋作家的機會仍然是有的。而作家們也將會十分熟悉書本數碼化的基本程序。

因為普通包裝的紙本書將會大量被電子書所取代,傳統印刷業將會萎縮,紙本書的發行量將會大幅減少,但種類卻會變得更繁雜。印刷業需要面對多種類少印量的問題,而同時間又可以控制成本。

 

在幾乎沒有紙本書的年代,紙本書已經不是純粹為了汲取知識而用(這一方面將會由更便宜的電子書所取代),人們將會探索紙本書的其他功能,尋求高增值。例如:美化包裝,用紙的質感去吸引讀者(或者是觀賞者),把它化身為一種高貴的象徵和藝術品。所以走高檔精美的書稿印刷公司非但沒有沒落,反而可能發展得更加蓬勃,而紙本書將會賣得更貴,也更精緻。

當電子書的技術發展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有可能會將紙張和電子書合二為一,形成一種hybrid混合體。混合電子書既有紙本書的質感,又有電子書的環保及多重功能。更能保持閱讀紙本書的用家的習慣。

以上一切純屬猜測。但無可否認,電子書的普及時代快要來臨了。


http://www.gadgetfolder.com/wp-content/uploads/2009/12/onyx-boox-60-e-book-reader.jpg

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

仲未到還是過咗妙?「結果」和「過程」的微妙關係

自己從小緊張兮兮,常對可能發生的事情擔憂,讀書時尤其如此:「慘啦!就嚟要考試添!點算呀?」「唉!重要讀多兩年先完!有排都未讀完。」「我依家乜都唔識喎。到時點算好呀?」一直計算着受刑(即考試)那一天的來臨,而自己則在原地踏步,一臉乾焦急。
 

然而,當事情告一段落,到達某個里程後(例如畢業),自己又會問:「吓?咁就完咗?」好像沒有什麼驚喜的感覺,便又趕及人生下一個階段和挑戰。終日營營役役,緊張有餘但效率不足。

有一日,同高人B偶爾談及這話題,得到他的啟發:「哎呀,不用擔心太多了。過不了多久,當你到達那個階段時,你自然也會懂的。那證書任誰也可以拿到,沒什麼大不了,最重要是你於其中有沒有學到什麼。」這當頭棒喝讓我多想了一想。

有句時髦話:「結果如何並不重要,最重要係享受當中的過程。」可我們往往就是把「結果」和「過程」的比重攪混了,以致有時本末倒置,事倍但功半。

「結果」是有形,可量度和地標式的,有分數可比較的;它也是一剎那的,拿奬與否「食粥食飯」全憑這一「結果」。

「過程」本身就是一段時間,是你在這段時間裡所做過和學會的事情,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或許是冗長沉悶,步伐單調,沒有什麼事情值得紀念。所以隨着時間的流逝,往往不知道其中的變化及進步(或是退步)。

可惜的是,我們經常忘記了最終的「結果」是由漫長的「過程」裡一步一步建立起來。也就是:當中的付出和收獲是成正比例(回報率如何則因人而異)。所以在「過程」中,我們需要分配時間去學習和實踐,而「結果」只是反映了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而已。

有另一句話:「求學不是求分數」,分數是結果,求學是過程。分數的背後,是靠求學時所付出而得來的。所以當我們在焦急的時候,事情非旦沒有往前進一步,反而擾亂了自己的情緒,真是得不償失。你會問:求學和求分數哪一樣更重要?我會說兩者都重要。但這問題卻根本地問錯了。因為求學和分數兩者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有人說:「緊張這我也控制不來的啊!我一想到考試時便手心冒汗了!那又有什麼辦法呢?」個人經驗,有兩個必須條件可以將緊張症狀大大舒緩。

第一:在企管中有一個名詞叫Self
Efficacy,中文叫「自我勝任感」。當我們感覺自己能夠勝任一項工作時,那怕是一宗新項目,在心理上都不會有負擔。要建立這種感覺,則
要靠着平日完成小任務,一點一滴去增加處理事情的自信。這雖非一朝半夕能夠練就,但畢竟有門徑可尋。

第二:就是老生常談的設定目標Goal
Setting。目標是在漫長「過程」中最佳的嚮導,它就好像天上的北極星一樣,在我們迷惑之時只要抬頭一望,便知道應該向哪一個方向走,以免我們迷失。
所以在設定目標時,目標一定要清楚明確,否則連自己要往哪裡去都不曉得。「司機,唔該我要過海。」那麼我絕對有理由相信司機會在離開海底隧道的那刻,會把
你轟出車外,然後咕嚕說:「對面海咁大你去晒!」

有目標有方法自然就可以建立明確的時間表(Schedule),將看似龐大的任務,切割成一小份的小工作,然後逐個擊破。

不要胡亂害怕未發生的結局,但也不要對結局抱有非分的妄想(這非買六合彩樂透馬票也)。當你知道自己:1)要去應付什麼,和2)有足夠能力去應付,所剩下來的,就只有在過程中不斷努力,間中數一數自己向目標又邁向了多少步,並相信學問經驗是
在過程中(而並非在結局中)得到,最終的證書只是錦上添花。希望以這樣的平常心,能夠令自己在過程裡樂在其中,又學在其中。

2010年4月9日 星期五

龍圖騰:將傳統信念換以新面貌展現給全世界

近年來,種種跡象顯示中國國力(包括經濟軍事和外交等方面)正在向上擧升。在經濟誘因下,小國如東盟南美非洲等趨之若鶩,游離於西方與中國之
間;而大國如英美德法則時刻戒備,以防中國有全力崛起之日。反觀中國也正在蠢蠢欲動,開始插手處理一些外交事務,爭取發言權,在發展中國家牽起帶頭作用,
在世界舞台另闢一席。
 

目下中國的硬件發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但觀其軟實力方面卻是如此弱勢,似乎有多個因素導致今日之局面。其一是政治取向有所不同,如今更屹立為
世上最大(名義上)共產國,與西方民主體制背道而馳。其次語言文字與人文觀念又跟西方有出入,而不易為外國所認同。再加上自文化大革命以來的各種運動對中
華文化的摧毀,使大陸土地上形成了一整代人的文化道德斷層。當政府從計劃經濟中釋放出來,實行經濟改革開放,全國上下則唯功利是圖,道德價值觀的地位每況
愈下。這幾點都促使中國微弱的軟實力一直萎靡不振。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更一再將之妖魔化,視之等同為北韓伊朗等國,以實現其政治利益。

 

在「發財後要立品」以增加其國際影響力的大前提下,改善中國形象,提升中國的軟性力量實在是當前急務。從外國經驗借鏡,影響主流意識形態,要從
文化事業着手:電影,電視,書籍,哲學和其他學術等等都是切入點。正因東亞地區的家庭倫理觀念跟中國相近(君不見中國師奶們追捧日韓電視劇追得不亦樂
乎?),以往引入外語電影電視的潮流,在可見的將來勢將逆轉,反之而成為中國的一個出口產業,而首先的輸出地區將會是亞洲等國。

 

若然有開放的環境加上積極的栽培,中國傳統的人文觀念則有機會破舊立新,灌注了新的活力並重新介紹給世界。論語莊子的心得和三國點評,近年在國
內談論得如火如荼,其實當中有很多觀念是跨地域的人類特質和哲理。在恰當的時機下,這些素材將會以英文的國際面貎示人(古籍如:道德經,孫子兵法等便在許
久以前便以英文版本在世界輾轉流傳)。

 

其中一項尚未開發的工程,則是對中國人民有着深厚感情的神話動物─「龍」─的重新演繹。


http://www.cnwxw.com/uploads/allimg/091219/1-09121ZS214-lp.jpg

「龍」這個標誌性產物一直俘虜着多少代
中國人的心。一句「龍的傳人」便一呼百應,強烈牽動着中國人的民族意識。這個幻想出來的生物裡面包含了多項正面意義,如:威嚴(龍是天子),有活力(龍精虎
猛,龍馬精神),靈活多變(見首不見尾),有大能耐(可潛於淵,可騰於天),潤澤蒼生(負責司水布雨),等等。當「龍」字給翻譯為英文Dragon以後,
此等美好特質便全數被掩蓋,取而代之的是中世紀西方神話故事與各種惡行:一隻惡毒,貪婪和會噴火的怪獸,支着魔鬼的翅膀到處作惡獵殺,囚困美麗的公主於城堡中,最後則被屠龍騎
士消滅,是個典型的奸角,不得善終。


http://www.creativeuncut.com/gallery-01/art/ff1-ff6-dragon_knight.jpg

試從半西不中的角度測想:「這幫中國人居然以Heirs/Descendants of
Dragon自居,其凶狠野蠻可見一斑!難怪我們白種人要用屠龍刀(宗教+民主+市場經濟+軍事實力)來教訓它一頓了。」或曰「龍」就如已盡種的恐龍一
樣,是個守舊食古不化的龐然大物。這番猜測或許是胡思亂想,但偏見往往就是從似是而非的道理衍生出來(Indian印度人和Red
Indian印第安人的模糊概念,就是西方擺烏龍下產生的絕佳例子)。

為協助中國龍在西方「洗底」,我想有必要為其想想辦法,天馬行空,無所不用。

拯救方案法如下:
  • 給「龍」改過另一個英文名,正名一下(反正drag-on二字也不是什麼好習慣)。要不要創一個新名詞?還是從dragon作字根另創一詞?
  • 如果沿用英語dragon,可否給這個詞加點什麼正面的特徵?
  • 給傳統龍的形象翻新,變成一個簡約但時尚的標誌(香港的飛龍品牌便是個很好的例子)。
  • 賦予龍更真實的形象,讓牠看起來更像一隻動物,抺去其暴戾的神情。然後再敍述每一個動物部分的特性。
  • 研究出龍其實是偏屬於某一真實動物的化身,然後突顯這種動物的獨特性。(像《狼圖騰》裡的描述,發現狼可能更像古時龍的形象)
  • 給龍造成Q版公仔,更可為其度身訂做,播放卡通片集。或像福娃(或Keroro軍曹)那樣湊成五隻,最好各有神奇專長,讓有趣故事走入平常百姓家,讓小孩子們熟悉。

http://farm1.static.flickr.com/30/61096755_94e0c78526_o.jpg


胡吹一番,也未必可當真。但在可見的將來,相信可以看到「龍圖騰」會以全新的活力面貌展示給世界。

李安的兩分錢(Ang Lee's 2 cents)

翻看舊片,發現李安導演在香港首映《斷背山》時曾經接受香港的電影媒體訪問。除了談電影裡的片段,他更分享了自己大器晚成的故事。訪問雖然事隔多年,但我感得其思想點滴依然有值得分享學習之處。以下分享他幾點人生規劃的小貼士:
 

以行動來實現理想(Action to fulfill the vision):
擁有清晰的人生/事業目標固然相當重要,但經常掛在嘴邊的理想不會自動實現。只有靠着行動,一步一步去實踐自己的理想,那才有成功的希望。


全力以赴,做到最好(Work your best out of
it):

世上的事業,很難說做到什麼程度才稱為極限。這個世界正因為人們不斷突破了前人所建立的框架才得以進步,新的服務和科技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推陳出新。所以,當你認
為事情已經做得夠好的時候,不妨再做多做好一點點,就是比別人多努力一點點。擁有力臻完美的精神,將會比其他人更優秀,為自己帶來更美滿的成就。


命中注定的事業(Treat your career as your destiny):
在李安很小的時候,就認定了自己注定是要當導演的。除了當導演外,什麼也幹不成。這種帶有自我實現和破釜沈舟的態度,令他的眼前只有看到唯一的出路,因而專心鑽
研導演的技巧。十年磨一劍,李安在導演方面的鍛鍊,只有進步而沒有退步的空間。


做好自己就是建立自己的風格(Be
yourself):

當訪者問及他在荷理活裡如何定位自己,李安坦然地說世界上就只有一個李安。每個導演都有自己的風格,而風格就是從自身的經驗經歷培養出
來。 每個人都不能夠改變自己的身份和來自的土地文化;但我們可以認同接受它是自己價值觀的一部分,從而成為自己的特點專長。

像李安一樣擁有非凡的專注力和獨立見解的男人,確是散發着與眾不同的魅力。


http://www.bloodygoodhorror.com/bgh/files/Ang_Lee_HRC.sized.jpg

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勁搞嘢!Selesulu俾光波仔quote咗出嚟!

我於前一陣子寫下有關張艾嘉主演的舞台劇《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的blog,最近居然給《光波24書網》的blog翻quote了出來:

http://hk.myblog.yahoo.com/reader24/article?mid=439

感覺蠻開心的~~

2010年4月4日 星期日

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我花了四天左右的時間,一口氣讀完了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讀時有所激動,不能
自己;讀後卻久久不能平伏。這本書的震撼性是我在近期所看過的書籍中少有的。

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據龍應台說,她希望將這個動盪的大時代用文學作品的形式交待。就蜻蜓一樣的翅膀,輕輕觸碰那時代的傷動和苦難。她也說,這是一本療傷的書,讓經歷過那一代的人,能夠透過書中去認識不同派別的人,那個時代所承受的痛苦,以化解仇恨。


我個人而言,父親剛好是生長在戰亂時期,我好奇地希望知道那個時代的故事。讀着《大江大海》,感覺它是一本半故事半傳記的文學,而當中涉及很多當事人(大多數是老兵)的採訪。看着,有一點《唐山大地震》的採訪味道(同樣是採訪一場災害,以及對當時那一代人的影響)。感謝《大江大海》,它把我帶到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九年那個戰亂頻繁的年代,那
是一個被記載在歷史教科書,但我們對它實際的情況一無所知的年代。讓我這個在和平時期長大的温室小草,透過書中去明白,感受上一輩是如何受到戰火的洗禮。套用龍應台的說話,她在書中透過由個
人的家族史開始,繼而涉及至同代人的生活背景,以至國族史和最後的世界史,一層一層的看着整場戰爭,看看最後有沒有勝利者。龍應台說,她寫這書的第一讀者對
象絕對是台灣人。但我個人認為這全世界華人都會將對這一段歷史,這一段傷痛有很大的共鳴。

在那一個大江大海的時代,實在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和太多的玩笑。在書裡她就記錄了幾個矛盾對立面:中國戰事跟歐洲戰事的比較,民眾所承受的痛苦(都是一樣的痛苦無奈);國民黨和共產黨相方的傷亡和塗炭;日軍跟中國軍隊各自的損失和傷害;被日本訓練的台灣殖民地人員,怎樣矛盾地管理着被俘虜的中國軍人,同時又暗地裡拯救了一個垂死的同胞;一個台灣本土少年給騙去當國軍,被俘了改當解放軍,後來又給美軍俘虜了,最後卻以反共義士返台的故事。

這本書,龍應台以一個宏觀的角度去描寫一個大時代,每一個小人物不盡相同的悲慘故事,但共同的是大家都沒有控制權,只有隨着潮流的大浪走的份。書中並沒有太多政治性的取向,反而集中在人的苦難和獨立個體的被動性。在一個歷史洪流裡,把那一代的人都捲進去,捲進同一個地方,同一個戰場上,生死互搏,各自擁有命懸一線的結局。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在二零零九年出版,已經是一九四九年以後的一甲子了。如果再不把當時經歷過的那輩人的話語記錄下來,恐怕這些回憶就會永遠消失了。很慶幸,龍應台及時把這最後的說話都趕緊記下來。從人力物力看,需要走訪中國內地及歐美澳多地,翻閱無數史料,到四百天謝絕一切應酬的文字蘊釀。可以想像這書的確是費了很大
的勁才能一點一滴地寫出來。幸好,有龍應台文化基金支持,加上香港大學的協助,才能夠有這本書的誕生。

龍應台所擁有的背景是很特別的,以至她能夠完成這個宏大而沉重的任務:她是一位文化學者,而且是對歷史充滿着好奇心;她的父親是國民黨人,以至在台灣長大的她覺得跟本土同
學們好像有一點不同,又好像少了點什麼;她在歐(尤其是在德國)美港台的經歷,讓她擁有敏銳的世界觀,能夠把中國的戰事跟歐洲戰場比較;她還有文化界和政治界的人脈,等等。這一切一切,都為完成這書作出了關
鍵的貢獻。從歷史的意義看,她成了一個媒介,把這些零散在世界各地的蛛絲馬跡都連合起來,把快要被時間湮滅的東西,趕緊搶救。用自己的筆觸,為讀者去記下一九四九年前後的各種故事。


人批評書中有多處提及著名政界商界和文化界的領導,把這些都成了名人秘辛了,小角色往那裡去呢?我覺得,這些都只是龍應台個人所擁有的接觸點去了解這段歷
史;但更多的是,她把有血有淚的民眾的故事,一字一筆的寫了進去,內容篇幅比名人的內容都要多。那是一個混亂的時時代,沒有一個生命比另一個生命更偉
大。在這段歷史裡,有着以後成為獨當一面的大人物,亦有終生都不被我們所知道的小人物。他們都是在那大時代的旋渦裡被左右的人,終究是屬於那時代的,沒有說誰比誰更重要。

新書首先在香港發佈,龍應台解釋了香港獨特的歷史性和政治性,而她更在香港大學的龍應台寫作室裡寫成這書。我很榮幸香港能有這一番貢獻,也為着這城市能對歷史作出的努力倍感自豪!更多的故事在《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香港大學的新書發佈會上:
http://uradio.cybercampus.hku.hk/player.php?1=1&programid=256

看過《大江大海》,它的震撼性是強大而沉重的。但我慶幸有看過這一本書。我認為,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把《大江大海》讀一讀,了解一下當時的故事。

寫這段文字時正好為復活節假期。除了記念為世人犧牲的耶穌外;另外記念一下在那二戰加上內戰而受到蹂躪和犧牲的人,讓他們安息。


http://www.hsinrong.org/admin/1.%E5%A4%A7%E6%B1%9F%E5%A4%A7%E6%B5%B7%E4%B8%80%E4%B9%9D%E5%9B%9B%E4%B9%9D.JPG

2010年4月1日 星期四

文字繪畫攝影音樂,各適其適,從容不迫

話說跟朋友閒談,聊起如今人們動不動便拿出最方便不過的數碼相機,東一幅西一幅的拍照,彷彿一按下快門便可以把整件事物複製,然後帶返家中據為己有。午飯玩具傢俬甜品皮鞋手袋等等,全部慘遭鏡頭無情攝下,無一幸免。

賈平凹在其被受爭議的作品《浮躁》中,便提到女人走在街上給男人們瞧着盯着,回到家裡將大衣擱下一抖,便抖出了一地的眼睛殼兒。如果照以前迷信的觀念,給拍照便會把靈魂精神攝去,我看市面上放着的東西也給照相機掏個精光,只剩下個華麗的空殼了;又或許它們上面都舖滿了一層又一層的眼睛殼兒,久久不能動彈。

我咕噜着:「幫杯飲料拍幾張照片有啥用?要麼便是當場喝了它;要麼拍下來便只能光看不能喝,拍下來有什麼意思呢?」他說:「這就是圖個回憶啊!你看,這杯便是我最喜愛的泡沫綠茶,當時我喝得那麼爽啊!再看照片的背景,是面臨一片大海。當時我就是和朋友在海邊的咖啡廳喝東西聊天,加上陣陣海風吹來,你可以想像是多麼悠閒嗎?老實說,我蠻喜歡這張照片的。」

聽完了朋友的回答後,我得出了這樣的結論:第一,透過這張飲料照片,我實在不知道我應該爽在那裡。其次,原來朋友真正所感動的,是照片所能勾出來的歡愉記憶。這種記憶是非物質的,是個人的感受。照片所述的只是局部片面的事實罷了。

想着,世間道理何曾不是這樣的呢?有哪一門子方法能夠表達事物的所有真像?文字頂多詮釋了事情的幾個層面(還有些事情是非筆墨所能形容);攝影只能拍出了東西的表像;就算是多媒體也只頂多將多種媒介同時表現在一處,但這是事實的全部嗎?既然不能記錄世間萬相,也就不應執着什麼是對。何不活在當下,用自己歡喜的方式把喜愛的記錄下來?文字,音樂,繪畫,攝影,各適其適,也不必強人所難。

既然各自選擇了自己記錄的方式,又何須介懷他人認同與否?俗語說:不能討好所有人(You just can't please everyone)。有知音共鳴,當然開心;若無人賞識,又何不孤芳自賞一番?

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也不改其樂的特質,當然是他安貧樂道的性格所致;但也是因為他能夠活在當下,細心地欣賞眼前的每一頓飯,每一個細節,所以樂在其中。生長於春秋時代的他沒有照相機,facebook同blog,但快樂的記憶卻永遠留在他心中。

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真作假時假亦真

同朋友仔講開在職場上如何人夾人緣,以及如何融入工作環境當中。老板們不同的管理風格和工作態度,我們當然需要以不同手法去應付溝通。以前o既
同事講過:「呢個人好假」又或者「扮嘢,响度做戲」等等,比比皆是。年輕時的自己也十分偏激,不時會大放厥辭,而那股怨恨好像揮之不去一樣。但究竟何謂
「真」,何謂「假」?
 

多想一層,人於世上從來都是擁有多種身份的。你可能同時間飾演:父母的女兒;情人的另一半;工作上的老闆或夥計(有時更兩者集於一身);上課時的學生;遊樂時的玩伴。於
不同時候不同場合,我們便會以特定身份行事。有些身份是暫時性以及可選擇的,如:學生,某公司員工等。而有些則是永久的而不能改變:如跟父母子女的關係,自己的種族膚色等等。一
種身份就是一個角色,不管喜歡與否,這些角色都會伴隨着你。

 

有些人對自己的角色只限於局部認同,所以做起事上來有一半沒一半,忸忸怩怩。另外有一些人對自己的角色做事十分片面敷衍,以為做了表面功夫便能蒙混過關,此種情況,他們非但不濟不稱職,而且根本對自己的崗位不負責任。

 

但有一種人,在職場上左右逢源,與同事們相處融洽,但卻被人視之為假,虛偽。我在想,這些一般人都難以交出的「戲」(態度),是否基於他們對自
己所要擔當的角色覺得理所當然,十分接受順服,無須逃避拒絕,達到了如臂使指的地步。是否他們看得太淡太化,將做人處事提昇至另一個層次,所以辦起事來特別駕輕就熟?他們是否不是
假,反而是絕對真情流露?

 

某天早上買早餐之時,突然靈光一閃想到這些,所以把它記錄下來。

2010年3月28日 星期日

中學,中文同阿Sir

同朋友仔提及中學往事,不期然想起當年任教中文科老師,劉聲Sir。

劉聲Sir絕對是一個風趣,有台型的人。他那高大挺拔的身軀,一身Polo牛津紡襯衫棕色西褲以及帆船鞋,予人文化氣息極濃。每當中文課快要開始時,便可以看見他笑容可掬,從容不迫地步入班房,在他身上完全沒有找到半絲匆忙促狹的感覺。

氣勢往往能夠壓住場服觀眾。劉聲Sir在每課的起始,均在黑板上寫上當日課文的題目。看那龍飛鳳舞,蒼勁有力的字體,想他在書法上也下過三天半夜的苦功罷?全班房便從他那飄逸的字體開始,進入他所教授的國度。

劉聲Sir也許是我所認識的人當中,第一位有強勁「吹水」能力的人(「吹水」者,廣東俚語,即謂閒扯是也)。吹水絕對是聯想力的表現,他在這一方面的天賦很高。每當唸至關鍵字句,他腦中的文思便會自然而然豐富起來,然後字字珠璣,一真講不停。講了半天,天南地北走了一圈後,他便會吐出經典對白:「嗱,我哋講嘢要識得講番轉頭,頭先我哋講到…」(國語應譯為:同學們,咱們高談闊論時要時刻能夠跟開始的話題有所連繫,那才是最高境界。剛才我們講到…)每每自圓其說。在及後的日子,我才有機會接觸到西方的另類學習方法如MindMap及橫向思維等,與劉聲Sir的思路可謂不相伯仲。但當時劉聲Sir收放自如的高論,的確令我看得咋舌。

那麼是我覺得上課時文不對題而驚訝咋舌嗎?非也。我是羨慕其博學遠出於書本文章之外也。他講述的題材廣泛:時人時事,遠古文章,歷史故事,哲學思想等,均有涉獵,聽之令人神往。以後在大學時期,我們有一門必修科:General Studies,即如今的通識科目。在每一節課均會邀請某領域的專家講談,當中天文地理都包含進去。如今想來這些Common Senses原來可以令一個人眼界大開,而劉聲Sir就是我在這方面的啟蒙導師。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要算他個人對儒學和道家的混合理論。他認為中國人是個非常實際的民族,孔子儒家加上老子道家道理可以互相補足,並足以幫助芸芸眾生去面對其日常生活。儒家中有堅持信念和拼搏的精神。如: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鞠躬盡瘁死而後以;克己復禮等,為我們提供了向前衝的動力,力臻完美。然而,人卻並不是機械人只知工作不知休息,所以到了不能更進一步之時,不妨讓道家所講求的順天道而行,與民休息等理念,令自己放鬆下來,舒緩一口氣,讓自己好好休息,然後從新上路。周而復始,儒家道家這兩股絕世兵器交互使用,天下無敵也。

如此東拉西扯,課程當然來不及授完。是劉聲Sir給了我破釜沈舟的覺悟(就是:如果自己再不自修,這一科必然當掉!),於是我便將勤補絀,把當時的一本會考天書從頭至尾唸了三遍!最終,中文科成為眾多科目中成績最好的一門。劉聲Sir又教曉了我一門道理,就是求人不如求己。學問學了,終歸是自己的。

如此輕輕鬆鬆又上了實用的一課,劉聲Sir,謝謝你!

2010年3月27日 星期六

吳冠中〈媽媽〉


〈媽媽〉

吳冠中創作了一系列的文字圖畫,這幅〈媽媽〉是其中之一。在〈媽媽〉這幅圖畫裡,我看見吳冠中以不同的手法,把多種母性特徵灌注入畫中。首先,他將漢字「媽媽」鑲在整幅圖畫中,相當搶眼。其次從「媽媽」二
字的圓潤,加上渲染全畫的粉紅色(吳冠中尤其在其晚期作品上,經常使用紅藍黃三色,配以黑色水墨作抽象畫),彷彿就是女性的乳房,繪畫出每個人自出
生後最初被孕育的源頭。

再看看那「馬」字的筆劃縱橫交錯,把畫紙分割一塊塊,也分割了家鄉熟悉的一片片水稻田出來。那「馬」字的四蹄,又好像幾艘漁船在湖上停泊。幾千年以來,那些白米和魚獲又不知養育了多少代的中華兒女。這壯濶山河,難度不也是我們的媽媽嗎?

這幅〈媽媽〉可能只是吳冠中其中的玩世之作,但其對故土之深情不言而喻,另有一番韻味。

也謹以此文贈朋友媽媽MMdQ。

吳冠中〈苦瓜家園〉


苦瓜家園

吳冠中在〈苦瓜家園〉有說:「苦瓜藤上結苦瓜,血統也,命也。」究竟何處是苦瓜家園?我家家園是也。中國泱泱大國,經歷了多少苦難,一代又一代帶着沉重的記憶,帶着苦瓜與生俱來的苦澀基因,還要去開創未來的路徑,為自己頭上打出一片天。我們秉承着先輩的傳統,習慣,文化;這些豐厚但又沉重的背負,難免會自問:我們會否重複前人的錯誤,苦澀戒不掉呢?

但吳老是樂觀的,在漆黑的苦瓜園裡,孕育出雪白的苦瓜子孫,期望有一天「苦瓜不苦」。我也相信有一天苦瓜不苦之餘,還帶有幾絲甘甜。

獨立風骨:吳冠中捐贈展

二零零九年底,吳冠中決定將其多幅作品再次捐贈給香港藝術館。吳老於此之前已經多次捐贈畫作給該館。這次,九十多歳的他認為已經沒有遺憾,但認為生平所作是國家的財產而不是私有遺產,他希望能夠透過香港這個華洋共處之地,給世界上廣大的觀眾欣賞自己的作品,讓後人給他評價去。

香港藝術館決定為是次贈畫辦了一場展覽,名為〈獨立風骨:吳冠中捐贈展〉。看過明報月刊的介紹後,我今天終於可以親眼看到吳冠中的多部作品。


展館是在藝術館的四樓,在進場前旁邊的玻璃窗上,貼有吳冠中於二零零二年來港是臨場速寫的畫作的部分。這幅小裝飾之前已經看見過,不過在今天看起來更別具意義,彷彿就是這次展覽的一部分。在拍攝下來的一瞬間,可以看見除了吳老二零零二年所畫下的印象派高樓與渡海小輪;透過玻璃窗外,依稀可以看見如今維港實在的高樓與小輪。如真如幻,也古也今,相映成趣也。


展覽的會場佈置十分有創意,展館使用了吳的名作,富有江南特色的〈雙燕〉作為藍本,好讓觀眾置身於江南村戶之中,在每門每戶裡觀賞吳冠中的作品。

大會更安排了吳冠中的三幅名作並列一起。三作按年代排為:〈雙燕〉,〈秋瑾故居〉和〈憶江南〉。也可以濃縮為吳的藝術進程,從從前的寫實推演至近年的抽象。同一款的江南街景,卻有不同的意景,可堪再三欣賞細味。


〈雙燕〉

〈秋瑾故居〉

〈憶江南〉



在吳冠中的作品中,可以看見他那源於水墨漢字,再加上留法後的油畫和色彩斑爛的獨立特行的風格。可能也是源出他的一個藝術觀點:「風箏不斷線」。畫壇有云,風箏要掙脫原本綑綁住自的的線,才能夠飛得更高更遠,看見嶄新的視野。但吳加上自己的見解,認為畫家不可與身邊的事和大眾脫節,應該令線放得更長,遠自己飛得更高。這份胸襟,就是完全接納自己的本源出處,然後再以這些孕育自己的元素轉化成藝術創作,這才會有更深刻的作品誕生。

大家可以看看吳冠中零二年來港的展覽的有關節目: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ShCAYqMR0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CJEYm6Wd9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rO2T-LiKyg&NR=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qlYpVwJil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5U2uIErMGo&NR=1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pSVs2q46dM

2010年3月20日 星期六

《Little History of the World》《寫給年輕人的簡明世界史》

在香港,如非唸文史哲等學系,大眾一般對西洋史的概念比較模糊,皆因本土教育在歷史方面,尤其是世界史,從來都沒有作過深入詳盡的介紹。以古為鑑,香港人的世界觀無疑是給現有教育制度局限了。為彌補這個前殖民地時代所遺留下來的空白,我介紹一本兒童書籍《Little History of the World》(台版或名曰《寫給年輕人的簡明世界史》)作通識入門書目。

作者E.H.Gombrich在1935年便寫成《Little》的德文初版 《Eine kurze Weltgeschichte für junge Leser》;2001年以九十二歲高齡辭世,而其時他正在參與《Little》英文版的編撰和翻譯工作。其孫女Leonie Gombrich在英文版的序中,講述了此書傳奇的出處。

原來Gombrich在維也納大學攻讀完歷史系後,出版商要求他將一份兒童讀物翻譯成德文。他看過原稿後,覺得內容粗糙,於是便跟出版商毛遂自薦:這樣的讀物枯燥無味,年輕人也不感興趣罷;不如我自己寫的還來得有趣得多。他便嘗試使用簡單顯淺的筆觸,每一天寫一個歷史小故事,還跟當時的未婚妻講解硏究每個故事是否容易讀懂。這樣,Gombrich便在因缘際會之下,成為這本兒童歷史讀物的作者。書稿順利出版後,很快便成為德國的普及讀物,除了在納粹期間被禁,此書一直風行多年,更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有趣的是,真正的英文版要一直等到2005年才由Yale University Press推出。

故事的內容十分廣泛,從遠古穴居人到四大古文明,文藝復興到近代史等都有所著述。正因為書中所用的文字簡單,並從小孩子的好奇心理出發,在書裡經常和讀者作有趣的對話。而Gombrich在文字中的觀點又比較中肯,並沒有以自己(及其讀者)為歐洲白人自居。他在書裡就有這樣的觀點:騎士制度在成立之初也不過是一群拿着武器的流氓在搶掠罷了;十字軍東征時歐洲人把在耶路撒冷內的回教徒趕盡殺絕;歐洲的殖民主義在當時是如何掠奪當地土著的財富和生命。魯迅曾經講過:翻開一部廿四史,裡面盡是寫着「吃人」二字!

這些殘酷的現實又是否應讓小孩子在早年知道呢?其實,歷史就是我們所身處的世界的一部分;沒有過去發生的事,就沒有今天的我們。小朋友是世界的主人翁,他們絕對有權去客觀地瞭解過去的事情,以自己的眼光看待及理解。期望有一朝,他們可以繞過前人犯過的錯誤,去選擇一個更美好的明天。

正因為這樣,我把自己的這部書送給了兩位姊妹小朋友,希望她們能夠在享受故事之餘,也能夠對世界有多一分的認識。

《Little History of the World》絕對是成人和小孩都值得一看的書。


http://yalepress.yale.edu/yupbooks/images/full13/9780300108835.jpg

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Google Street View 終於嚟到香港喇!

早兩日同事發現到期待已久的Google Street View終於可以在香港地圖上使用(在Google香港地圖上,找到你要去的地方,然後將左上方的人仔圖案拖移到地圖中的街道去)。

Google Street View比Google衛星鳥瞰圖更進一步,更加user friendly。可以讓瀏覽者置身於當地的街道上,一步一步去熟悉當地環境。想當年在香港地圖還沒有這項功能的時候,我們已經在多個擁有這功能的大城市中穿梭。那時用它來找回自己曾經在澳國和紐國住過的家,懷念一番。還跟同事講述從什麼街穿往什麼路便可抵達家門。有英國朋友更將從自己家到火車站的Street View路線圖放到網上,好讓朋友們容易找到。當時就有笑說:如今世代真箇是足不出戶,在彈指之間便可周遊列國,觀賞名勝,好不方便。

世界的轉變令我們的習慣開始變得不一樣了。以前從未去過的地方,只可從道聽途說中略知一二,然後再靠地圖照片得曉其2D全豹,自始心往神馳,非要一睹其境不可。直到親臨置身,才會真正領略箇中神髓,令整個感觀過程更加震撼。但如今有了設備如Google Street View,沒有去過的地方也可以預先感覺一下。其好處便是讓人在最短時間之內熟悉該處(如以免迷途);但那一份興沖沖的旅遊新鮮感也無可避免地沖淡了。又有一份感覺可以預先模擬,親歷其境時可能還會有一種Déjà vu(似曾相識)的感覺(但原來是在電腦中曾經邂逅)。

正如預期一樣,當同事知道香港街道可以使用Google Street View時,所有人第一時間找出自己的家,看看自己或親戚朋友的身影有沒有被鏡頭攝下(有朋友便找到一個街頭阿伯跟他西瓜大肚皮都給拍了下來)。然後彼此介紹自己的家的外貎,鄰近有多少個公厠等,好不熱鬧。再有無聊的,找找平常消費遊玩的地方,如廸士尼等,看看能否不付錢便進場,果真當了此工具是絕對的模擬世界,能夠進入所有地方(但難保將來沒有也)。結果發現沒有車路可以駛進去(自然負責拍攝照片的車輛也不能進入),只好就此作罷。



至於此批香港project的相片係何時攝得呢?有同事利用StreetView到旺角朗豪坊(旁邊間戲院),發現嗰陣係上映緊郭富城o既殺人犯。所以估計响09年底左右進行拍攝。

以後上網揾地方,再冇藉口話未去過。

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忙到嘔

呢排患上咗一個壞習慣:就係每晚上網都要嚟睇吓自己個blog有冇人睇,有冇人留言。好似可能會突然多咗D嘢驚喜一下,完全唔記得個blog係自o既,自己唔update就冇理由有嘢睇。

自從農曆新年過後,工作接踵而來,每日都好似唔係好夠瞓咁。我諗呢D都係香港人o既通病。夜晚有時想寫blog又覺得好攰,好懶。

除咗返工,加開咗無限咁多個會之外,工餘都做咗D自己覺得開心o既嘢:自己睇咗早排買番嚟o既BBC DVD。有一個mini-series係演英國詩人拜倫(George Bryon)傳奇o既一生,好好睇。之後又睇完一本哲學小書《Breakfast with Socrates》,作者話俾你聽唔好以為日常生活好似:朝早起身,沖涼,食早餐返工等,看似輕鬆平常,其實當中大有哲可性o既思考同學問响入面。真係唔睇唔知,非常過癮!

依家就同一時間睇緊好幾本書,冇一本睇得完。當中有:講馬多夫(Madoff)如何成為世界上最厲害騙子之《Madoff: The Man Who Stole $65 Billion》;香港著名健筆練乙錚o既第二本文集《香港》;專係寫俾小朋友睇,但係都啱大人o既《A Little History of The World》。仲有其他刊物好似《明月》,《信月》同股神個傳記咁,真係有排先睇得晒!

其實咁樣,都好豐富啊!

2010年2月28日 星期日

《The Tipping Point》:神奇的數字150

提到Gladwell的《Outliers》,不得不提到其最初為大眾所識之作《The Tipping Point: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中文或譯引爆點,臨界點等)。當中Gladwell所提到的理論,是有關訊息或事情(如傳染病)是如何自然地透過有效的組織及其
單位傳播開去。

個人看法:此為其第一本大眾文學(或科學,人文學)著作,成書為二零零二年。覺得其例子艱深及不大有趣,開始閱讀時確實有點吃力。並不如他在《Outliers》中那麼流暢,令人看完一件事件又到另外一件。

但其中有一論說卻令我印象深刻,那便是:一個人為的機構團體,在最理想最飽和的人員數目,應該介在在一百五十人左右。太少則影響機構所發揮的效力;而人數太多則機構的溝通出現斷層,繼而影響工作的效率。

Gladwell
強調150這個團員的理想數目,會使到團員間各自均認識對方,大家對某一個課題可以互相學習,從而達至這個團體可持續進步(Continuous
Improvement)的理念。而正因為消息會在整個團體中流傳,所以當一隊隊員在進行某一個項目時,所有人均不會浪費資源去開發另一個類似的項目上;
反而會透過這有效的溝通渠道,去找出現有已發展的技術去輔助這項目。真的達至物盡其用,浪費從而減少。

個人曾經在一公司裡便有類似的經驗。那個部門是從事單一的工種,而部門的人數恰好在一百至一百五十人左右。而絕大部分同事均在同一大樓,同一時區內上班。
我在公司的四五年裡,差不多大部份的同事我均認識了,感情亦都特別要好。而在每月的例會中,大伙更知道對方項目的進度,其他人更有機會發言及提問,如有需
要,部門更可安排靈活的人手調動。個人經驗而言,這樣的安排和溝通的確令效率和士氣高昂。

可如今企業的大趨勢是在於外判(Outsourcing),我們的很多工種已經被外判到低成本地區(Low Cost
Centre)去,如印度,內地,巴西等。在溝通這個層面上出現了重大挑戰。首先,在印度洋彼岸的員工,究竟是不是我的同事呢?可能,我沒有見過他的樣子
或聲音,但只看過他的電郵,我對他的印象和親切感等於零。

其次,在文化的差別上,往往產生了不少誤會,令對方錯誤判斷其性格以至工作能力。印度同事有一種文化,在正式場合下永遠都會選擇回答”是”或者”可以”,
對於對邊區的要求從來不會否定拒絕。其後果只有兩種:1)他們壓根就沒有想過會做得到,說「是」只是一個很有禮貌的「不」。2)他們會用盡一切辦法將事情
解決,而你對後面的龐大付出根本一點也不知情。可是這種「開夜車法」並不持久,直到有一天他們做不來,他們依然會跟你說沒問題。

那麼,這問題是否出他們的身上呢?非也。實在是我們的溝通和文化的分歧也。在我看來,我就看過雙方溝通成功的例子:我跟我在印度的團隊每天都有交換項目的
進度,當遇上問題時他們會說出難處和提供建議。那麼好的團隊需要磨合多久才有這樣的成績?我告訴你:大約半年到一年的時間!

對,這是一段頗長的時間讓雙方明白彼此的期望(expectation),當大家有一致的目標之時,彼此的期望亦會相對拉近。知易而行難,這當中不知要涉
及多少次會議和幾多次印度工幹才能化解問題。但最後讓我發現,偏見是偏面主觀的東西,只要多加留心留意事情的本質,便會發現不同的觀點和角度。

也許,我蠻嚮往以前150人團隊的友情歳月。



2010年2月26日 星期五

好心情

今日過得好好。有幾好?數一數先…

一早返公司,嘆了一個麥記早餐。好滿足。跟着便在電腦面前做着全世界都在趕的2010新一年的個人大計(i.e. my objectives)。

過了不知幾凡,又到了午飯時間。老闆高調地約了大伙吃了一個新年大餐(飲茶)。Who said there's no free lunch?單就今日而言是有的。大伙在大概兩時左右返回公司。

下午二至三:我們組有一個會議召開,在有益有建設性的氣氛下又遊走了一句鐘。意猶未盡,再花了一個小時作了深入探討。當打開會議室的門口時已是四時正。

今天可以提早放工,跟老闆訂了四時便可鬆人。最終四時半步出公司門口,亦無損我高昂的興致。

之後和同事小熊帽到旺角,介紹她我常到的CD舖頭尋寶。最後我買了忍手已久的Diana Krall's Live in Rio DVD(是Special Edition 呵)。



我們再到蛋先生推介的店舖去買紙板游戲供大伙消磨時間。一踏進店裡便覺不妙:有冇攪錯?怎麼這裡盡是林林總總的軍事戰棋,這未免有點兒那個professionally skilled了罷?套用一句小熊帽的話:這完全錯晒矣!

告別小熊帽,我獨自到平常的理髮店剪髮。Walk in 比預約的還可以先剪完,真是幸運!告別了在倫敦已經糾纏我不已的亂髮,真是感到很暢快!

回家了,得知學生們順利送出了Annual Reports和捐款,放下心頭大石。現在正播放着DVD,欣賞Diana Krall的精彩演出,賞心樂事也,連連日的潮濕水氣也浸不透我現在的好心情。

想記一下今早看過一段羅啟銳的訪問:羅說他作鞋的爸爸從他小時便說:鞋字有半個難;而他的媽媽則常說:鞋字也有半個佳呀!是難是佳,俱在一字中。半杯水的故事,視乎你的心情態度看待事情。

今夜,心情好也。

2010年2月23日 星期二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

看罷《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已經有多個月,一直想寫一篇有關它的文章,總是給東西打擾着,今夜終於有機會一償心願。

如果有興趣想成為某範疇的佼佼者,大家不妨參考一下Malcolm Gladwell這本著作。透過對不同例子的觀察,他提出了一系列產生成功人士的條件,Gladwell舉的例子包括:加拿大曲棍球手出生日期的不平均分佈;IT界翹楚(如Bill Gates)的神奇出生年份;傳奇樂隊Beatles成名前的訓練故事,等等。娓娓道來十分有趣。我將它們大致歸結為:天時,地利,人和。(Yes,此書確是一本英文著作也)。


成就偉人條件1:天時篇
天時者,閣下之時辰八字是也。Gladwell提出人的出生年月份對其人生有重大影響。世間裡的一些約定俗成,又或者革命性的事件會對世界有翻天覆地的影響。自然而然,出生在這些事件之前或之後,對人生可能會有天壤之別。Gladwell舉了加拿大曲棍球職業選手為例子:各級甄別賽均在每年的一月舉行。根據觀察所得,成名的職業選手絕大多數都在一月到三月份出生。Gladwell的理論是:在幼年的選拔賽裡,於年初出生的小孩會比年底出生的年長有半年到一年,以小孩子來說這半年多的差別令到在年初出生的小孩在體格上長得更好,所以從小在甄別時便已具優勢。他們從小一旦被認定為是曲棍球天才,各種成為職業選手的門徑便會自動為他們打開,令他們獲得更多的機會,去接受長時間的訓練,技術當然與日俱增。
 
Gladwell另外一個例子是有關近代的IT工業,他發現有一大批的IT界CEO首席執行長均出生在1952年到1955年間,當中當然包括首席富豪Bill Gates比爾蓋茲。何解?原來世界第一台能操作的電腦是在蓋茲等人的年青時代出產,當時只有在特定的一兩所大學和少數醫院裡才有能力購買。而蓋茲和他的伙伴們又剛巧生活在高尚住宅區,十分鄰近擁有電腦的大學,而又有幸在中學和大學時都有機會使用它(當時電腦技術非常缺乏,因為它擁有強大的計算能力,白天的時間都已經完全被預定了,而且是要付款才能使用)。後來更因為蓋茲擁有在這電腦寫程式的經驗而被電腦公司羅致,去編寫更多的程式。當時在世界上擁有這種獨特技能的不出十人,而蓋茲就是當中的幸運兒,試想像這是需要多麼多的偶然啊!當然,財富會幫助人們將接近零的機會放大。

看後不禁使人嘆道:何解阿媽唔生早(或者生遲)我十年。又或者早生我十年也未必有用,還需要投胎到一戶好人家,如在美國的高尚住宅區方可。

成就偉人條件2:地利篇
擁有地利條件,也許都是需要運氣。

英國著名四人組合Beatles披頭四大家耳熟能詳。來自利物浦(Liverpool)的他們,在英國成名以前便已經共同練習了超過那神奇的10,000小時。真的?是什麼驅使他們在無止境地練習呢?原來他們曾經在德國的一個小鎮作短期(賣豬仔)表演也。這個小鎮有很多酒吧,需要很多樂隊來表演,也懶理音樂好聽與否。Beatles眾成員便是為着短期外快,在這個異鄉裡日以繼夜地共同生活,共同練習。男女朝夕相對尚且互生情愫,四條漢子合作無間的默契也許從此磨合而成亦未可知。或許又會問,既然英國出產廉價樂手,為什麼會選擇利物浦作出口城市?無他亦不可解,皆因德國酒吧老闆碰巧遇上英國人吐有關欠奉娛樂人手的苦水,而英國人一拍心口說便宜樂手在我老鄉多的是。於是利物浦的外勞便不斷流入德國境內…

成就偉人條件3:人和篇
最後的人和,我覺得當中有兩點至為重要:1)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話說紐約有另類中學在幫助中下階層的青少年爭取好成績以進入大學。根據這所學校的硏究顯示:富裕和貧窮家庭的小孩子在學期裡的成績差別不大。可是在暑假過後,兩者的距離卻開始拉遠。何解?因為富裕的家庭會趁在假期裡去旅行,又或者跟小朋友參加興趣班。孩子雖然正處在學校假期,但在身邊一直都有學習的機會。反觀貧窮家庭的小孩,家裡希望他們能夠一年到晚都可以在學校裡,好讓學校能照顧他們。當暑假到來是,反然增加了消費的開支。基於經濟能力,家長會讓小孩們自找娛樂,或者無所事事。在這裡,競爭力在無聲之中慢慢消失。

而這所中學的方針,便是要貧窮學生們在學期中超時地努力,以補償在暑假中所失去的學習機會,所以學校會把學生平日和週末的功課排得密密麻麻,平均的學習時間是在早上七時至晚上十一時!辛苦值得嗎?值得。當學生們在經濟劣勢之下,依然如願地進入大學,他們的喜悅之情是難以形容的。

至於第二點,則是大眾平日所提及到的情緒智商(EQ)。曾經有研究人員提出IQ特高的人有出眾成就,於是就有學者放長線釣大魚,在各處搜羅了高IQ的小孩子並加以培育,期望整班孩童在未來個個獨當一面。時間過去了,才發現理論不符合實際。IQ太高的人在生活上很像一部性能特強的機器,只要有物件輸入,他們就能夠快速記下。可惜的是,他們待人接物方面可能比平常人還要糟。沒有群體生活的適應能力,注定沒有辦法在有人的地方立足。EQ在這裡彌補了這方面的需要,讓一個人在不同的人都能夠建立友好關係,從而取得自己所需。

看罷全書,會否加重你那種時不予我的無力感?正如在企管裡所說的領導能力一樣,有學派認為領導者和其領導才能是天生的。當然,世事未必絕對。正因為世上認為人有學習的能力,才會衍生出不同的學習課程以供學習。在這個希望的前提下,透過學習不同的技能,加上人際的建立,人們定能提升自己。不要忘記那10,000小時的努力訓練,也就是由門外漢變成專家的成功關鍵,或多或少是自己可以掌握的。在冗長的鍛鍊,必須要靠着我們堅定的信念。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也許就是這個意思。


毛躁與入世高人

新年伊始,照計應該萬象更新。未知是否啱啱返港仲未完全適應,還是流年不利,諸事不順。番工後好似特別容易撻着扯火,特別『毛躁』。

可能因為新年新計劃,我哋部門又有偉大宏願,而同時間我哋又極其精於策劃清談,所做o既嘢又靠近理想國多過靠近客戶,難免時有無力之感。在忍無可忍,又感徬徨之際,市井妄語紛紛而出。

以前同組有一高人A,口中不停說「已經睇淡晒」。他常透過冷靜又獨到的嬉笑怒罵來舒緩自己的情緒(排毒),然後又再埋首其工作當中。在外人眼中,他的工作和位置是何其難頂,大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之姿;而其適應駕馭能力又是何其之高。朋友們都不禁要樹起大姆指,送他一個「化」字(意謂睇化晒)!

高人A忍辱負重多時,終於找到機會轉換馬,對他來說當然可喜可賀。然而他練就的一身武功(我姑且稱之為「化功大法」),對我卻毫無啟發,反而覺得其路數與自己性格十分不符。直至我遇上高人B,才發現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高人B才沒大我幾年,然而其EQ卻高出我好幾倍。在公司裡,我從來沒有看見過他發怒,同樣地,我也沒有看過他拉下鄙夷的嘴臉,他真正是做到了傳說中的不亢不卑。有天跟他談起所面臨的困局,他一笑置之,少有提及睇淡與否。雖然事情本身並沒有轉變,但心情卻已經被扭轉過來。他又能以多角度看事情:如此這般,我們不是很幸福嗎?如此功力,可會是番邦絕藝乾坤大挪移:借力打力而外力並未傷及自身,不需耗半絲精神內力來排毒於體外。此種境界,非一躍而蹴便可達到。然而我所企及的便是這種境界,這種修為。

順帶一提,論輩份兩位高人份屬同門,惜其掌門得奇才駿馬而無所用,令其或掛冠或含光而待沽。凡將才者,雖得有帥才之識也。可嘆可嘆!


2010年2月21日 星期日

2010英倫遊記(九)劍橋

在疲累的牛津之旅後,翌日便繼續我的劍橋(Cambridge)之行。同樣地,一清早吃完了早餐,便趕往車站乘搭早班列車。這開往劍橋列車的車
站是在King's Cross站,得到同鄉的提點,從Bond St Station 到King's Cross
Station還不到十分鐘。因為劍橋車站在週末有維修工程,所以火車只到達Royston車站,然後由巴士接駁來往Royston至
Cambridge。

起程

坐在前往Cambridge的巴士上,心中有一陣孤身上路的寧靜。這種寧靜,究竟是因為我獨自一人上路的關係,還是沿路天然風景所帶來的感覺?巴士繼續開駛,我則看着路邊的風景:一派英式庭園風味,一列又一列的樹木種在小房子的面前。那些樹木長得十分高,我估計它們是一些森林裡的品種,如橡樹等。這使我聯想起以前住在Auckland(New Zealand)的Hillsborogh那裡的家。那裡是一間在大路轉入小路角落的小木屋,而木屋的旁邊則有一些大樹圍繞住。因為只有樹木圍住我們的屋,對初抵步紐國的我們,一群自幼被鎖在大鐵閘後面的我們,有點兒驚惶失措。於是,我們決定把樹木鋸掉,改而建上木圍欄。所僱的園丁也同意我們的決定,說這些樹本屬於森林而不屬於人家後園裡。

姑勿論這對與錯否,樹還是鋸掉了;圍欄還是建起了。這是否怪我們─尤其是我的雙親─對週遭環境感到陌生而害怕的舉動呢?

我想,我並沒有怪他們的行為(應該是”我們的行為”),試想像上了年紀的他們,選擇到一個自己完全陌生的地方,為的只是要讓下一代可以在未來前路提供多一條出路(i.e. 留在國外生活),這種勇氣真是令我汗顏,我又有什麼資格說砍樹以保留一絲安全感是自私魯莽的行為?

沿路上還可以看見很多人拖着狗隻在散步,人和動物在這裡十分和諧。這裡飼養寵物的風氣,可以幫助提醒人們:我們只是這世界裡其中的一員,借居在這裡而同時間還有其他生物在同時生存。世界並非是一場零和遊戲(Zero Sum Game):沒有贏便只有輸。人生是豐富多彩的,順其自然,和其他生物相處便是值得享受和學習的事情之一。

Trinity College Chapel
在劍橋最令我駐足盤桓的,就只有Trinity College。因為星期天的關係,多處校園都謝絕探訪。Trinity College也只是部份開放給遊瀏覽。而當中我最欣賞的便是校園內的小教堂(Chapel)。小小的空間充滿着莊嚴的氣氛,加上當天有風琴手在練習,我就在小教堂內一直坐着,聽着一首又一首的聖詩在彈奏。肅穆的感覺久久不曾散去,而心中就好像給清水洗滌過一樣清新。





閱讀風氣
在劍橋,到處都可以看見兩樣東西:書和單車。因為劍橋校園頗廣,開車又好像有點牛刀割雞,步行又有點吃力,所以以單車代步在這裡十分普遍。至於書,和牛津一樣,劍橋的讀書風氣也十分盛行,隨處都可以看到書店和讀書的人(無愧為著名學府)。這種人文氣息在香港這片土地上是十分少見的,但我認為,要一城人民能夠高瞻遠矚,看事情有一定的高度,讀書思考兩者不可或缺,而且要持之以恆。香港出名一窩蜂,反應快。其長處是:快,潮,In;可惜其短處是短視,欠缺人文質素,個人獨立思考意識薄弱,難以培養領導人才。這樣的一個城市,就好像一個濃妝艷抹的女子,男子往往喜歡隨意搭訕;一旦認識久了,便發覺其見識有限,庸俗無味,沒有底蘊,於是便棄之如徙履。香港在地球村時代裡,應該想想自己的定位以及種種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加以培養發揮,讓世界都可感受到這城市迷人的魅力。

Fitzwilliam Museum與唐三彩
一陣驟雨過後,我終於到了著名的Fitzwilliam Museum。裡面收藏着很多很多文物,當然包括我們中國的老古董:我尤其鐘情於中國的唐三彩。看着那匹駿馬搪瓷風姿綽綽,栩栩如生,從臉形至驅體均塑造得充滿神采和生命力,可以想像當時唐朝的人民的意識形態,那種自信與優越感,從而反映融入到日常的用具以至藝術品當中。



說到這裡,想到時耶命耶,要不是在八國聯軍之時有一大批文物藝術品給偷去搶去;反而全部均滯留在本國中,可以想像在文化大革命之時又增加了多少文物遭到摧毀。佛家有講及「普渡眾生,達至彼岸」的概念,也許強盜們正在「渡」這批文物到達一個更安全的地方,供後人欣賞,儘管那行為在當是來說是不合道義以至是邪惡的。

世界萬事萬物,錯綜複雜,有時候有理說不清。

2010年2月20日 星期六

當被給扔進歷史長河後,生出了莫名的勇氣:杜導正的私人日記

在香港這片彈丸之地,享受着資本主義經濟下的各樣好處。大眾以成為小康之家為目標,政治於我非吾杯茶也。每天營役着個人瑣事而暈頭轉向:那所名小學適合兒子就讀;那一個基金回報豐厚;今年要到瑞士滑雪還是去日本賞櫻?直至我讀了《明報月刊》今年二月號的文章:《虎年寄言─訪炎黃春秋雜誌社社長杜導正》,我才知道什麼叫做是脫胎換骨。

杜導正與一班老同事們,避過中央的耳目,將趙紫陽多年來的談話錄音,繼而輯錄成《改革歷程》一書。這個傳奇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但當於二零零五年趙紫陽去世後,杜導正以八十多歳之齡,每日工作八個多小時之力,將自己多年來的日記整理成最近出版的《趙紫陽還說過什麼》,這麼吃力悠長的差事,是靠着什麼堅持到最後呢?我相信個人利益的驅使一定是眾力量的最末位(過了知命之年,還幹這吃力不討好之事?)。

綜觀杜導正的履歷,他廿九歳便已經是新華社分社社長,以及後多份報的總編,可以想像當年得志之風發。與趙紫陽共事多年,相方不只建立了長久的工作關係,還擁有深厚的朋友情誼。在杜老二零零八年的一篇書法裡提及趙紫陽,他的下款便署着:「你的老下級,老朋友杜導正」。披肝瀝膽之情不言而喻。

我想,當人在世上生活難免會關注自身之事:吃得飽否?睡得安否?但當有一天,時間的巨輪轉動着,歷史宊然在轉角翻過身,恰巧在芸芸眾生的三兩個中標籤了歷史任務,這幫人便會霎時脫胎換骨,專心致志,排除萬難。會在年屆八十還在大量處理文字,還動了青光眼手術。這枚歷史的標籤,一定是在人生中佔有極大極重要的位置。因為,他們發現了自的生命不再只屬於自己的,而是屬於人類的,包括現世與及未來的人們。所以才會有在頣老之年,不顧老伴和兒孫為要保重身體而減低工作量的勸阻,一心要把手上的工作完成。因為,杜老知道自己的生命不再屬於自己,而他要記錄的故事將要留在歷史長河中。這種就真正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磨練也。

在我使用倉頡工具打這文章時,每當我鍵入一個「趙」字,它便會自動彈出聯想字「趙子龍」出來。趙紫陽於中共,又何嘗不似趙子龍之於劉備的後漢呢?兩人都是忠於國事,死而後已。杜導杜正又何嘗不是呢?

期待有機會一閱《趙紫陽還說過什麼》一書。


2010年2月15日 星期一

2010英倫遊記(八)牛津

出發前一天,老闆和同事特別替我看了天氣預告,說週末將會寒冷及有驟雨。我在抵達牛津車站的早上,少說也有攝氏幾度;而天色也算晴朗,沒有下雨。除了手指間歇性地凍僵外,老天尚算對我不薄(而我在逗留倫敦的三個星期裡,直至我臨走的一晚才真正下起雪來,真是萬幸!)。

在春夏兩季,牛津和劍橋裡最寫意的活動,莫過於Punting──泛舟河。遊客可以選擇雇人或自行駛船,然後欣賞河邊兩岸景色,悠然自得,可算是一大享受也。可惜我到逹之時實在太過寒冷,根本沒有人願意瑟縮地在河上泛舟。這次我只好跟這項老闆極力推薦的活動無緣。

令外一處值得遊覽的,便是位於大學內的St. Mary the Virgin教堂。它有一條一百多級的樓梯直達教堂之頂端,好可以俯瞰牛津大學城的景色。





牛津校園佔地頗廣,我也只是隨處走馬看花,加上它大部份學府均不准遊客觀光,所以我將時間集中於逛書店和逛博物館上。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是必到之處。它展出了不少恐龍化石和其仿真模型,十分受小孩子的歡迎。想像一下這裡的小朋友們多幸福,父母在週末可以駕車帶他們來此,那幾千萬年的事物和百多年的考古史便觸手可及。科學的偉大之處,就是能夠把其成就分享給大眾,讓下一代認識,繼而鼓勵他們自行鑽研當中領域。這裡可以感受到不列顛帝國的教育環境實在有值得我們可取之處。






左起:鱷魚皮;烏龜骷髏;大象的牙。這在另一間博物館Museum History of Science內攝得。

喜歡刺激的朋友,一定不要錯過二樓的展品。這裡原是要借達爾文之名來展出昆蟲的自然奇觀。我個人覺得最特別的,便是其中一個展覽箱,它所展出的是大家平日見之則雞飛狗走的活化──石蟑螂(曱甴是也)!他們活生生的被飼養在缸內,為數更有上百隻!我一看見他們時也不禁為之側目…




令我覺得滿載而歸的,始終是我在牛津所買的的書。在Christ Church College對面有一間獨立書店(好像名叫Last Book),而裡面的書則統統是劃一收費:盛惠兩鎊!多麼便宜的價錢啊!於是我便在這裡買了近代專門寫有關哲學題目的AC Grayling的幾本書;而我亦在Blackwell's裡買了不少減價書籍。


這是我買到Grayling的其中一本著作:The Form of Things。才2鎊而已。http://www.amazon.co.uk/Form-Things-Essays-Ideas-Liberty/dp/0297851675

英國的國家鐵路一向也是頗準時的,而我則有幸體會其臨時延誤。事原火車已經抵達月台,所有乘客均已上車,好好等待返回倫敦。誰不知收到火車機件故障的通知(陰謀論謂:火車會否有炸彈乎?),勒令所有人下車,等待下一班列車。牛津的六時多,天色已經烏黑了,加上寒風澟澟,大伙給冷風足足吹了半個多鐘才有機會重返車廂。最終更擔擱了和同鄉晚膳的約會。

時差

番咗香港都成幾日,啱啱趕得切留港度歲。可惜因為時差關係,我D作息時間勁奇怪:朝早四點幾就已經醒咗起咗身,於是就unpack行李;到咗十點幾,我又瞓番,一直瞓到晚飯時候。好奇怪,好奇怪。

新年流流,樓下間百佳冇開門。叫起手想買D嘢都唔係幾方便。

睇嚟呢個新年假都會係响睡夢中渡過。自己覺得有少少蝕咗俾公司……

2010年2月8日 星期一

2010英倫遊記(七)牛津

起程

在酒店吃過早餐後,我便匆匆在大清早向火車站邁進。前往Oxford的列車是從倫敦的Paddington車站開出,我的車票是在網上訂購的,所以我便提早趕到Paddington站,在自動售賣機提取車票。過程簡單快捷:只需要插入用來購買車票的信用卡,再鍵入行程號碼,車票便立時印出。

剛好看見了聞名遐爾的Paddington Bear,便順手拍了一張:


取票後便在大堂裡等候相關的月台訊息。正好距離登車還有一段時間,於是我在連鎖書店面WHSmith閒逛。剛好它在做一個有關Economist的特價,才1.5磅一本,我二話不說便買下來,我用盡錢包裡的一仙,十仙和廿仙來湊足這1.5磅。買完雜誌後,錢包負重頓時減輕不少。

隨即,我懷着輕鬆的心情,登上列車,展開我的旅程。

火車上

前往牛津列車的坐位是預先劃好的,我選擇了有桌面的坐位,為看報或其他工作之便。在這靜音車廂裡並沒有幾個人,感覺份外寧靜。

良久,有一個人放好了行李,坐在我對面。這位男士看上去四十多的年紀,一身斯文打扮。他悠然地拿出了文件,一頁一頁地翻着。細看一下,那一頁一頁原來是樂譜!這位音樂家/指揮家一邊看着樂章,口裡則哼着旋律,右手更不其然地打起拍子來。

我倆並沒有交談,但和諧的氣氛充斥了整個空間。他有他沈醉在他的音樂世界裡;我則浸淫在寶黛的故事中,各適其式,一般的融洽。

牛津校園

約一個小時後,列車抵達牛津站。很多乘客都在此處下車,他們當中有學生也有遊客。在車站便已經有路牌指示遊客中心的方向,交通十分便利。不消十分鐘路程,我便站在遊客中心面前。牛津和劍橋獨特之處,是在於讀書風氣十分盛行,因此這裡的書也十分便宜。各大小書店林立,除了有連鎖書店如Waterstones外,還有這裡著名的Blackwell書店,和一間間獨立小書店。

我本想報名參加遊客中心的walking tour,但在書店裡找到了Oxford 的地圖和一條遊徑,走完全程大概需時兩個多小時。反正我希望花更多時間在逛書店和博物館上,所以便決定自己一個人隨意走動,享受一下一個人的寧靜。


2010英倫遊記(六)

擁有高床和暖枕,再加上電視遙控,寧靜的一夜就過去了。周而復始,一個星期的晚上就這樣消磨了;還有幾天,便要由米字旗國土回到五星旗特區,我的工幹遊記卻在中途止了步。持之以恒,實屬知易而行難也。

那麼,這幾天我做了些什麼呢?除了一周的工作外,整整兩個週末我都在倫敦附近遊覽,目不暇給。我想:如果學着其他人一樣,在博客上寫寫去過的地方,再放上幾張照片,到此一遊而已,又有何新奇有趣?我不如乾脆把照片upload到Fackbook豈不更省事,又何需博客?

旅遊之趣者,並非純粹到此一遊,拍照了事。其趣味在於自己親自到一個地方去體會感受一番:看到的,聽到的,嗅到的,觸到的。在這種種觸覺的交織下,怱然在腦中抽出久違了的記憶瑣事,混合在其時其境,這種感覺和思維才是最真實,最獨一無二。加上我的牛津和劍橋之旅均是孤身上路,獨自尋幽探秘,其感受便又更加與眾不同。同樣地,博客之趣者,則在於寫blog者透過所見所聞,記下自身一鱗半爪的見解,供諸同好而眾樂樂是也。重複你我已知之事,老生常談,何趣之有?

靈感聯想之事,從來都是來無影去無蹤。就讓我在眾多思緒中,抽出一兩件有趣的事,與眾同樂。

2010年1月31日 星期日

2010英倫遊記(五)

以為是一個蠻hea的星期六早上,原來我計算錯誤了。早上吃完了早餐出來,發現原來昨夜下了一場“小雪”。看看連停泊在街上的車輛也都給覆蓋上一層薄薄的糖霜。



走進公園裡,地上盡是雪白色,冬日氣氛甚濃。幸好我穿着僅有的羽絨外套,還可以抵擋一下寒流的侵襲。



說明今天是血拼日,當然少不免要逛店舖。我一口氣走到Oxford Street上的HMV繞了一圈。英國的DVD還算便宜(雖然我只買了一套Documentary)。之後,我便從Bond Street Station 乘 Tube 到Marylebone Station,開始我的Outlet旅程。轉車途中經過Baker Street Station,多手拍下月台上福爾摩斯的標誌。



Baker Street 站附近有一個Sherlok Holmes 的博物館,上次有幸參觀,我覺得蠻有趣的,裡面有個工作人員專門負責講解福爾摩斯的故事,他跟屋內的擺設簡直合襯極了。我在此推介一下。



在Marylebone 站可以轉乘到郊外Bisester North的列車,車程大概一個多小時。之後再乘搭接駁小巴便可到逹Biscester Village。

這段時間剛好有比較多的減價,所以到處都是來購物的遊客。在Biscester的Bally Shop裡,給我再次遇見一位來自台灣的售賣員小姐。上次我們來這裡時,她提供了體貼的客戶服務,令人印象深刻。這次重遇,我們便聊了起來。原來小姐平日有另一份正職,現在只有在假日才會來這裡兼職。她更自言自小便已經移民到英國,現在正計劃着多幾年便會準備回流台灣。談話直至我買完東西後才愉快地告一段落,幾次對話後都不知道她的名字,也有夠奇怪的,這就是老生常談的萍水相逢罷。

這次血拼還有一點兒收獲,大多數都是鞋子,還有平日用的包包。當想到賬單到來的一日,我的頭不禁疼痛起來。

下午三時多我才回到酒店,轉身又約了阿祖伉儷在Sloane Square 和Knightbridge等地購物,(雙手舉頭)這次我沒有買東西啊!只是陪他們逛了一圈。

晚上到羅曼兄家裡火鍋,途經St. John Woods Station,看見站外有一間以Beatles命名的咖啡室,於是順手又拍了下來。



Beatles的足跡在英國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我在Edinburgh愛丁堡停留時,便看見一間酒吧有Beatles全體成員的簽名。而原來他們的錄音室便在倫敦的St.John Woods附近。我一心要來朋友家中作客,現在反而更像旅遊團般隨意觀光。





大伙兒過了一個愉快的晚上,火鍋的菜色很豐富,不經不覺便過了四五個小時。我離開時已經十一時多了。我乘着通宵巴士回到Oxford Street大街,再步行回酒店。

What a day. Quite a full, tiring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