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2011年4月30日 星期六

利君雅(Nabela Qoser)

利君雅(Nabela Qoser)成了近年香港電視界的一個獨特話題。據市民的普遍印象,她是首位非華裔新聞工作者,在香港中文電視台上,以廣東話報導新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zo1C0sPpVw

由於膚色和種族的關係,觀眾對於她在新聞報導中出現印象特別深刻,令到小妮子初出道便知名度大增,迎頭趕上不少在行內打滾多年的新聞之花,成為城中另類知名人物。

從YouTube短片的評論中,會發現有不少類似「好犀利呀」「O晒嘴」「講得好好」的評語;但這些感嘆背後卻不自覺地帶有「不像中國人的她怎麼可能操如此流利的廣東話?」或「她講得真好,還差一點點便是地道港人的發音了」的偏見。我並非說網上留言者故意帶有惡意,而是我們會不自覺地套上固有的想法和規範。當事情只有丁點的轉變時,人類的大腦便反應不過來,容易走進思維的盲點。所以,在同一平台也持有相反的論調,說這根本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在很多華裔港人的身邊便有不少土生土長的非華裔港人在生活着,根本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少怪的;而身處海外,操着純正英語的華人更加比比皆是。

基於英美國力的傳承,以及種種歷史因素,英語成為現今主流社會中不可或缺的溝通橋樑,而語言網絡更加覆蓋至大半個地球。在這樣的條件下,造就成多種族共融的英語世界,到處都可以看見非白人操着純正英語。以此推想,我們可以想像在大唐盛世下,在中國版圖中可以看到不同膚色髮色種族的外國使節商人,都操着一口流利的漢語,在跟漢人生活打交道。

利君雅在承受着以上不同的眼光下,她可以做的就是更加努力地證明給所有人看,自己的報導水準並不亞於任何一位專業導播員。不過事情總有兩面,憑着她這副非華裔外表也擁有另外的優點,將來可以專門探討少數族裔,甚至弱勢社群一類的個案,為香港這個日漸趨向多元融合的社會準備,開辟和增加這類型的報導。

翻查資料,原來利君雅早在二零零八年便已經開始報導新聞(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080701/3/5m0w.html);而另有一文則提及她當時是傳理系大二學生(http://hk.asia-city.com/city-living/article/down-town)。從後一篇討論有關香港天水圍社區,以及在維基上提及利君雅參與香港的多族裔人士組織(Society for Cultural Integration,SCI),代表在港的非華裔人士發言,都可以看出利君雅對香港事務上的參與。單憑這一點,就足以感謝她對香港所付出的努力。

足願利君雅的事業能夠更上一層樓,繼續為新聞界,社會和香港種族融和出一分力。


2011年4月30日 - 是你,所樂(selesulu)

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舒懷,書懷

當心中忐忑不安,感到壓力的時候,你會在做什麼呢?做運動出一身汗?喝一杯咖啡讓自己冷靜下來?還是什麼也不做,讓頭腦輕鬆一下?在茫無頭的情況下,我選擇了看書,在五花八門的文章和題材中,找出一鱗半爪能夠開解自己當下困局的前人智慧。

無獨有偶,我在同一段時間內,竟然把多個月開始了的七八本書一起讀完。也許是天意,也許是自己潛意識作祟,在每一本書中都會找到安慰我的說話。我相信和自己已經養成了「主動性閱讀」(Active Reading)的習慣有關,自動自覺地在字裡行間為當下的苦惱和無奈尋找答案。就像在電影「潛行空間」(Inception)對人類大腦功能所描述一樣,它會對外間所接收到的訊息串連與結合,然後建構個人的價值觀,甚至記憶。

在此期間,我所涉獵的書種實在蠻廣,有些甚至風馬牛互不相及。我看過一位台灣激勵大師一生的挫折和在事業中各種的曲折磨難,看出了他對自己的永不放棄和力爭上游的表現;我看過一位英國現代哲學論者,在探討時下現象的看法的同時,也講述前人的逸事和對後世的影響;我看過一位宗教學者在解釋什麼是真理,什麼是追求真理;我看過日本的企業顧問,對現今世界的經濟分析;我看過國民時期的一位海外學者,對當地的華人事蹟著書立說,為日後從事相關研究的學者打下基礎;我看過另一位國民時期的學者,他在求學時期一心熱愛哲學而又有救國的抱負,最終放棄對哲學的學習而毅然選擇成為一名機電工程專家,在科技方面為國家效力,晚年則取得哲學博士,在翻譯英文詩篇之外,也講述英國詩人的生平;我甚至看到晚清一名大臣對鑒人的心得。

以上每一本書都是某個領域的專家,花費大半生的時間的生活結晶。他們讓我經歷到那個時代的生活,那段我活不到的記憶,讓這一點一滴的智慧流到我的血液裡,中和那點點的不平和懊惱。

2011年4月22日 - 是你,所樂(selesu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