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文章

2013年1月29日 星期二

文史哲三部曲之二:歷史

以前中學唸書時總會遇到選科的問題,究竟應該選擇文科還是理科呢?家裡親友的理論是:若你擁有不俗的記憶力,能夠背誦強記各個歷史大事年份、名人故事等等,那麼便選讀文科罷。但若然你死記硬背的功力只屬一般,而能夠瞭解並掌握到算式,推演出結果的話,那麼便選擇理科。


表面上,歷史科給予人一種死板的感覺,幾乎是純背誦的科目。那麼背誦完又如何呢?還不如數學科那般瀟灑,一條方程式可走遍天下、輕鬆走入試場(殘酷的事實是:其實還需要掌握蠻多條方程式才會在數理考試中過關)。

誰不知,歷史真正的作用竟是要推論出世上更大的法則和循環。


史:記錄、並學習尋找循環

人類比其他生物優勝的地方,是懂得將發生過的事件記錄總結,讓經驗可以流傳下來供後世知曉學習。歷史正是人類生活的各項記錄的總結;是一整個時代集體經驗行為的結集。史料和數據可以讓後世更宏觀地去看待及瞭解某段時期的特徵,去發現年代之間的一些規律。透過鑑古知今,去印證借鏡今日的現象,推敲明天的路。今天無論是在哪一個領域,當談論某件事情時,人們都會拿出以往發生過的事情和數據,去比較印證今日所遇見的現象。


重複,又重複

歷史有多種特點:首先,它有重複性,我們會在歷史中看見某些循環。 中國地理特殊,只有兩條大河(長江和黃河)在版圖上從西至東分割了南北兩地。而其他的地理特徵,都沒有令到中國這大片地區在這幾千年間完全陷入分裂和隔絕的狀態。 正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領土分與合的循環,也就是亂世與治世的循環,一直在中國的改朝換代之中交替着。


至於治世與亂世的互相交替,也許是人們在既定制度上的日漸腐化下,渴求改變、尋求公義下起來反對現有政治局面(合久必分);以及在長期混亂的時局中,人民祈求穩定統一下可以休養生息(分久必合)的思維有關。


進步,也許那只是一小步

歷史的另一特點,則是在歷史的進程當中,我們會看見人類文明的進步。這當中包括:國家制度的修正、社會保障得到提升、科技及生產的進步等等 。我相信這是一種正面的推動力,關乎人類體內的基因作祟,有一種爭扎求存和不斷自我完善的群體性格(反之,則與環境背道而馳、不合時宜的民族性格,早已令某族群盡跡於世上)。我認為這種自我修復的進程,是一個值得去瞭解和學習的地方。


以上兩點,我覺得跟《 周易 》這套上古的形而上哲學不謀而合。 《 周易 》的 「 周 」字,是有周而復始的意思;而「 易 」 字則是變化更易的意思。也就是:自然法則及規律總會存在,然而每次的循環總會包含著不同的變化。通俗一點來說:歷史也就是「太陽底下無新事 」 ,某些事情總會重複出現。而每次出現之時,則總會有所不同,也就是「世事如棋局局新 」 。而我個人深信,這些變化總括來說是正面的,而且不斷地改善著人類的生活和處境。


認識自己的根:我究竟從哪裡來?

我有時會想:羅馬並非一日建成,究竟是什麼的歷史背景造就成今日的社會? 今天,帝制彷彿離開了中國,頭上那條瓣子也從父輩頭上消失了。 究竟前人先烈曾經擔當過什麼角色;而今天我們又應該覆行什麼責任,為將來舖路呢?

一路以來,香港人在身份認同上,從來就有點底氣不足。潛意識裡好像不願接觸有關國家以及其歷史的資訊。這種習慣究竟是嫌棄過去太過老套?還是太過醜陋?或者根本沒有意識去接觸,因為大眾傳媒用聲色犬馬給蒙蔽了?凡此種種,都令我耿耿於懷,感覺自己是時間長河裡的一點浮萍,什麼也不是。


不認識自己民族的過去,就無法了解今日在議事堂裡所討論的民生議題;以至在街頭上發生的各種捍衛行動,都會變得陌生而沒有意義。我的信念是:透過了解自己民族的由來、經歷過什麼、正要往何處往。讓這些歷史底藴豐富我們,支撐起每一個單薄而又渺小的個體,繼而由個體推及至群眾,讓一代人為下一代舖好今天的路。


前人的教訓:不想走冤枉路

隨着年紀增長,出來社會做事之後。一邊在職場打滾、一邊跌跌撞撞地碰壁。當犯下錯誤、吃過苦頭後,總希望學習到一些前人早已寫下的教訓,減少焦頭爛額的程度。


歷史故事少不了名人傳記。在政治以又或者是戰場的角力上的成王敗寇,當中的勝敗關鍵:天時、地利、人和、領導力、向心力、準備條件充足、運氣等等元素不一而足。從歷史傳記和故事中去學習歷史人物的成功素質,也不失為一門不錯的人際關係學和勵志學。


當然,也有說歷史(正確來說應該是官方記錄)是勝利者所寫的。在競爭後脫穎而出,講述自己所認可的故事無可厚非。而在西方的學術界,不時會推出一些比較冷門的歷史研究,為那些在政治軍事失敗了的民族國家以及領袖發聲,或者為它們在歷史的洪流下定位。


任何的歷史記錄都並非完全客觀而不帶任何偏頗。但若然能夠從一個較高、較冷靜的角度去審視它們,自然可以去蕪全菁,找到一些歷史循環的蛛絲馬跡,找到自己的結論。

在尋找歷史循環的過程當中,我們會不其然的進入了哲學的層次裡面。


http://pic1a.nipic.com/2008-09-02/2008921066758_2.jpg

2013年1月13日 星期日

文史哲三部曲之一:文學

對於一個自小受教於物理科學等科目的人,邏輯性思維會比較強。而在學業或者工作上,通常講求的主要是效率;我都會盡量以科學邏輯和理性的角度去處理。適當的分析再加上有條理地交待事情,通常便充夠應付日常事務。

然而我知道,在看似平常的生活之中,每個細節都透露着某些特有的文化底蘊、以及對事情的獨特觀念及情感。 凡此種種,我隱隱地覺得都和文學,歷史,以及哲學這三大人文科目有關。

在投身社會後,自己在工作上依然沒有涉及到人文學科,反而對這些領域的興趣卻有增無減;頗有點像白先勇在《驀然回首》中講述自己在荷亥華唸大學時,不斷渴求中國文化的那份感覺。

在探索人文知識的過程當中,我還隱隱發現:隨着年紀的改變,對此三者的愛好在不同的時期會有所改變。所以想在這裡分享一下。

文:少年時代;文藝;修飾;美麗
文者:文字、文學、文藝也。將文字建構成觸動人心的故事,再昇華成一種藝術,供人欣賞並引起共鳴。所以,文學有修飾和美麗的意思。《易經》中的「賁卦」便代表了修飾文辭的意思。 讓人欣賞享受那文字的優美之餘,也讚嘆故事的高潮起伏,這本身就是一種美學手段的表現。 另外,「離卦」乃火,代表美麗,也有文明的意思。修飾我們的文辭,幫助履行中國傳統之所謂禮,也就是輔助文明的延續及發展,薪火相傳下去。


文學以煶煉過的文字,描繪出人類的普世價值和情感:喜怒哀樂,悲天憫人。古今中外的文學經典,都能夠感動着不同世代的人,這正正因為當中包含着觸動人心的共同情感元素。使到在成書以後的幾十年,甚至至數百年後,讀者都能夠對作者所描繪的那個時代有所共鳴。而透過作者的鋪陳,讓讀者看見故事背後的深層意義,例如:對某個時期制度的批判;一些傳統的價值觀的重新檢視;對生老病死的看法;對愛情友情親情的感慨,等等。

少年時代,特別有一股衝動和反叛性。要去打破枷鎖,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而浪漫情懷亦特別重,鎮日胡思亂想。看文學小說,尤其是那些經典的文學作品,能夠讓大眾在平凡生活之中,透過故事中的迭盪起伏的情節,跟隨角色大悲大喜,去抒發自己平日無法宣泄的情感。
夜闌人靜,看罷千迴百轉的《紅樓夢》。午夜夢迴,感覺自己死去又活過來,經歷了烽煙戰亂的時勢,也談了無數場場刻骨銘心的愛情,自己也不知經歷過了多少人世。一覺醒來,才發現自己依然完好無缺,窗外的陽光告訴我又是新的一天。然而,潛意識裡卻隱隱累積了一段又一段其他人所描繪的生死經歷。這些,也許是幫助人成長的最佳養分。

在這個年紀,可能會為了一本好書而廢寢忘食。但只要沒有過份沉迷而荒廢學業,反而會慢慢地養成了長期閱讀的習慣,接受文字這個媒體。而到了人生的後段,步入社會時才懂得:閱讀將會是伴隨一生的主要持續學習的絕佳途徑。


http://blog.163.com/pzkpfw1215@126/blog/static/13751268020102171224819/2276288136660211823.jpg